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及其边缘,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截至1949年8月,共有M≥3级地震2187次,其中M≥43/4级地震25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相似文献   
2.
扬子和华夏两大陆块是构成华南大陆的最基本单元, 但它们的拼合带位置(尤其是西延位置)是人们长期争论的焦点。本文以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探测得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以及华南大陆的地质资料为约束, 对重、 磁异常作地壳构造融合解译, 追踪扬子—华夏陆块拼合带。由于华南大陆广泛发育具有剩磁多期、 多类的火山—侵入岩, 本文将磁异常换算为受剩磁影响小的解析信号作构造解译, 减小剩磁造成的地质解释偏差。研究认为, 扬子与华夏两陆块的拼合带东界为鹰潭—萍乡—衡阳—贺州—北海一线, 而西界为宜昌—张家界—铜仁—都匀—百色一线, 鹰潭以东和以北的拼合带位置因为受大规模岩浆岩的干扰而不清。  相似文献   
3.
过去2.5Ma间宝鸡黄土粒度记录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Fourier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在1.6Ma以上部分,两者的周期性相当一致;但在2.5-1.6Ma时段,两者的周期记录差异很大.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记录的全球大陆冰量变化周期以与地轴倾斜度有关的0.041Ma为主,而黄土粒度曲线记录的内陆风力强度变化周期则以与偏心率有关的0.4Ma和0.1Ma为主.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是:在2.5-1.6Ma时段,内陆风力强度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变化驱动,而从1.6Ma前开始,转而主要受全球大陆冰量变化驱动.  相似文献   
4.
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向陆陆碰撞的最直接证据是碰撞带两侧块体在古纬度上的相互重叠.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古地磁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缘林子宗群火山岩和沉积岩夹层上获得的最新古地磁结果,探索当今古地磁数据所限定的印度和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的时间和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拉萨地块林子宗群形成时期(约64~44 Ma)古亚洲大陆最南缘的古地理位置(~10°N)限定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最可能发生在65~50 Ma之间;如果以由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前的印度板块形状为大印度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60~55 Ma之间.  相似文献   
5.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构造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巍然 《地学前缘》2000,7(2):587-603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均位于全球或巨型经向或纬向构造带中 ,暗示山脉形成和地球自转之间有内在联系。它们均位于区域弧形构造带弧顶部位 ,弧形构造带成因包括俯冲弧、碰撞弧和伸展弧三类 ,弧形构造弯曲方向与不同类型弧形构造之间有着特定的几何关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均与某种具体构造相联系 ,诸如火山构造、推覆构造等 ,反映构造作用在其形成中的意义。它们在新生代期间均发生强烈隆升 ,至今仍有活动。其隆升过程既有构造隆升 ,又有均衡隆升 ,以构造隆升为主。构造隆升中断裂构造、特别是两组断裂复合起着决定作用 ,火山作用对某些高峰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亚洲地球动力系统的演进与东亚矿产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阐述了亚洲中部及邻区地球动力系统的演变进程及其所制约的区域地质和成矿特征,并提出了以下新认识和新观点:①在西伯利亚陆块与中朝—塔里木陆块之间的原"古亚洲洋"区域内是全球地史演化中具有双向侧向陆缘增生与垂向增生同时发展的"双向增生"独特地区。②"古中国陆块群"是位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独立存在的古陆。由于它的特殊位置而构成了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的"分水岭"。③地球动力学的"内动力"归根到底来自地球自身的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离心力(拉张力)与挤压力,它是地球动力学的基础,二是地球内部永不衰败的"高热能库"。当今地震、火山等等,都是地下过饱和的高热能向地表释放的一瞬间转变为强动能的地质事件。④由地球动力系统演变打造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断裂系统是控矿储矿的良好空间,因此"断裂系统找矿法"是简便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据此提出了4个理论指导找矿的试点和验证区。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陆一陆点碰撞和构造超压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红岭  董树文 《地球科学》2001,26(5):457-463
依据大别造山带的地质特征及古地磁证据,提出大陆动力学非规则边界陆-陆点碰撞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点碰撞所引起的构造应力集中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构造压力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推测可能形成的深度范围.研究表明: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1)大陆碰撞初期产生的构造应力场中的平均压力在碰撞点附近增大了约5~9倍.在边界力为100 MPa的情况下,构造压力在超高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35%;(2)由于有构造压力的作用和影响,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深度有可能被提升20~35 km;(3)仅考虑碰撞方式,不计岩石物性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构造应力的影响有限,静岩压力在超高压变质岩形成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We investigate the particle orbits of long-period (about 20 s) P waves observed with the global seismic network. By analysing 84 three-component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25 stations from 60 earthquakes occurring beneath 300 km, w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orbits by three sets of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using a covariance matrix method. The eigenvalues for P waves recorded at stations located on continents are explained by the standard horizontal layered structure model (iasp91).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bits observed at stations close to island arcs are affected not only by the horizontal layered structure but also by heterogeneity due to subducting plates, mantle diapir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scattering model for a plane P wave, we quantify the heterogeneities by an isotrop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 g0. Fitting the theoretical eigenvalues to the observed ones, we estimate g0 for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continents to be less than 0.0005 km-1, and the mean g0 for the structure beneath island arcs to be about 0.0015 to 0.003 km-1.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和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有不少热点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它涉及的不仅是早期地球的构造机制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地球的演化历史、变化过程和演化规律,以及地球的未来。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重点进行了简单述评,强调地球的"热状态和热演化"是构造机制演化的关键控制因素,提出大陆形成和岩石圈的演化与板块构造起源关联密切,是理解早期板块构造启动的重要研究内容。华北克拉通是代表性的古老大陆,本文对它的研究状况给出了介绍和评述。文章最后展望了"早期大陆与板块构造启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方向,并对相应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评论和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We report Permian (ca. 272 Ma ±5.4 Ma) felsic dykes that intrude into the Neoproterozoic (ca. 750 Ma) magmatic suite of the Nagar Parkar Igneous Complex (NPIC), the western extension of the Malani Igneous Suite (MIS). The NPIC consists of Neoproterozoic basement amphibolites and granites (riebeckite–aegirine gray granites and the biotite–hornblende pink granites), all of which are intruded by several generations of mafic and felsic dykes. Granitic magmatism occurred in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ca. 750 Ma) due to the subduction‐, followed by the rift‐related tectonic regime during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U–Th–Pb zircon and monazite CHIME age data of 700–800 Ma from the earlier generation porphyritic felsic dykes suggest the dyke intrusion was coeval or soon after the emplacement of the host granites. Our findings of Permian age orthophyric felsic dykes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the prevalence of active tectonics in the MIS during late Paleozoic. Textural features and geochemistry also make the orthophyric dykes distinct from the early‐formed porphyritic dykes and the host granites. Our newly obtained age data combined with geochemistry,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magmatism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India (peri‐Gondwana margin) during Permian. Like elsewhere in the region, the Permian magmatism in the NPIC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ifting of the Cimmerian micro‐continents from the Gondwa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