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condary micas after smectite, including mix illite-smectite phases, can form in sediments by three mechanisms, each being specific to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As the process develops, the newly formed phases undergo structure ordering. Two mechanisms involve transformation of 2:1 mixed-layer structures, and the third is the growth of screw dislocations, with formation of ordered mix phases having a Reichweite parameter of R = 1 or R = 2. We propos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uch phases when they are present in small amounts or when their XRD patterns lack well-pronounced superperiodic reflections, as well as mathematical formalism for illitization modeling. The theoretical issues are illustrated with field examples, and the illitization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possibl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
肖金凯  黄伯钧 《矿物学报》1993,13(3):268-276
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理化性能测试和镜下观察等手段,确定了贵州大方猫场含黄铁矿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其间层作用类型为R=1,即累托石型有序间层。  相似文献   
3.
淘锡坝锡矿床是近年探明储量达大型的锡矿床,是一种新的锡矿类型-隐爆层间裂隙带型。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化特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解剖,对构造控矿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火山机构及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白垩纪成矿花岗岩体的侵入就位。而火山岩中大范围的隐爆层间裂隙带是良好的容矿构造,矿体赋存其中呈似层状,局部膨大形成厚达数十米的"锡矿包"。通过研究构造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4.
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粘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敏感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砂岩储集层中蕴藏大量稠油油藏,但开发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敏感性严重制约了该油类藏的有效开发。定向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沙一段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组成类型为伊/蒙无序间层矿物(S/I)、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以伊/蒙无序间层矿物的相对含量居多。这就决定了研究区储层敏感性以水敏性为主,其余敏感性无或较弱。据定向X射线衍射谱图上S/I主峰d值大小,进一步识别出钙型S/I、钠型S/I及钙钠过渡型S/I。扫描电镜观察表明,S/I具有丝状、网状和蜂窝状三种形态,且大都包裹在岩石骨架颗粒的表面作为孔隙衬里而存在。阳离子交换容量和膨胀率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与样品中S/I含量和层间阳离子类型相关。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S/I含量都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S/I中蒙皂石层含量相当的情况下,钠型S/I的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值偏大,钙型偏小,钙钠过渡型居中。此外,粘土总量以及S/I产状对储层损害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间层的概念出发,对四个间层结构参数的定义和意义进行总结,并根据间层矿物的结构和组成对其进行了分类探讨。首先根据晶层种类将间层矿物分为同类结构基元间层矿物和异类结构基元间层矿物两大类,然后根据变差系数划分出规则间层矿物和不规则间层矿物,最后根据间层比、连接概率等特征划分出有序间层、无序间层和带状间层。  相似文献   
6.
对库捷尔太和乌库尔其铀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层间氧化带的分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元素Si,Al,Fe在层间氧化带各亚带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表明,被认为稳定元素的So,Al在砂岩层间氧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Si在氧化带具迁出特征,并随氧化作用的减弱而迁出的份额有规律的减少;而Al的地球化学行为则相反。不同的SiO2/Al2O3比值能够反映层问氧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7.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成因类型及晶体化学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I/S)分布极为广泛,根据大量资料,提出了I/S的成因及晶体化学分类。按其成因分为三类:成岩型、风化型、火山热液型;按其晶体化学性质分为完全无序型、部分有序型及准晶态型。讨论了各成因类型I/S的晶体化学特点,认为产出于P/T界线层粘土中的I/S具二维晶格一维准晶格。探讨了I/S与烃类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利用EPR研究了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粘土岩中的粗晶(1~2mm)。与粉末状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高岭石混合样的Fe~(3+)EPR谱对比证明,这些粗晶是一种地开石-高岭石(D-K)的非规则混层矿物,其单晶的EPR表明,Fe~(3+)离子有两种位置:低对称位置,引起弱各向异性的Ⅰ线,λ~0.30;高对称位置,给出强各向异性的E线,λ~0.24。这对历来认为高岭石的Fe~(3+)谱中Ⅰ线为各向同性的看法是一个有益的修正。Ⅰ呈双线(Ⅰ_1及Ⅰ_2)是鉴定这种粗晶属于D-K混层矿物的一个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9.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中I/S间层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北石炭二叠煤系中的I/S间层粘土岩夹矸或粘土岩层,在太行山以东较为发育。I/S间层矿物的类型有累托石、IS有序间层矿物、S/I无序间层矿物,它们是在近岸泥岩沼泽或沼泽环境中由同期降落的火山灰蚀变而成,在酸性介质的影响下,形成IS有序间层矿物,在偏碱性的介质条件下,形成S/I无序间层矿物;高压异常区则形成累托石。  相似文献   
10.
异类矿物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及墨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异类矿物结构基元层间层矿物”这一新概念,从五个方面限定了其含义,扩展了“间层矿物”的内涵。对其典型矿物墨铜矿进行了X射线,电子探针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墨铜矿在c方向有序,重复周期为11.45A,在a,b方向无序,不存在超晶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