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7年8月王宁等报道具有八次对称轴准晶的高分辨图象,呈现出正八边形相嵌的图案。本文认为从配位多面体理论上对八次对称存在的可能性加以研究是有必要的,为此提出了具有十次配位的等腰三角十六面体和一系列带帽反棱柱,精确地求出了这些十六面体的顶点间的夹角、棱长和晶面法线与四次轴间的夹角等几何参数,作为应用对于Cr—V—Ni—Si八次对称准晶,设Ni原子(简称原子A)位于多面体中心,而V,Cr,Si原子(简称原子B)位于顶点上,原子A和B之半径分别为1.24(?)和1.32(?),间隙0≤(?)(?)≤0.6(?).则:(1)若原子A和B按等腰三角十六面体配位且A,B的键长为(2.56+δ)(?),则原子B间的键长为1.08(2.56+δ)(?)或1.29(2.56+δ)(?);(2)若原子A和B按带帽反棱柱配位且呈“紧密堆积”,则原子A和B之间的键长为(2.56+δ)(?)或(2.56+δ)(0.511+(0.261+[0.08/(2.56+δ)]n)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