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2.
嵊泗列岛"桥-港-景"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是在国家实施嵊泗大小洋山深水港工程计划以及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下,探讨嵊泗列岛旅游发展的机遇及发展模式。从世界海滨海岛与港口旅游发展经验来看,嵊泗列岛应选择重大设施带动型发展模式,实施"桥—港—景"联动发展。构建全新的生态型旅游空间格局,推出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策划面向世界的太平洋旅游热线,提供与上海都市乃至国际接轨的服务产品;建设洋山桥港观光、泗礁生态度假、花绿—枸嵊海岛特种旅游三大组团式旅游功能区,以带动周边岛屿与海域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飞地经济伴随着2000年以来的区域化过程而兴起。当前研究多关注微观机制和模式,而对宏观结构性因素缺乏更为细致的探讨。论文基于国家空间重构理论,分析了飞地经济如何在国家空间重构中被生产出来,同时在复杂的尺度和领域间关系中形成何种治理结构。研究表明,在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和再领域化的驱动下,飞地经济产生于地方制度试验,并因与国家空间选择性的演变趋势相一致而被纳入国家空间策略,以培育区域竞争力和协调区域间关系。其治理结构因涉及复杂的领域间、尺度间和政府-市场关系而存在一定内在矛盾。因此,飞地经济应被视为国家空间重构中的一种特殊试验手段,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并同其他空间或非空间政策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MapInfo和Surfer联合二次开发 在区域重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MapInfo与Surfer便捷的数据管理与绘制等值线功能在区域重力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将二者联合开发构架及区域重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通过二者联合的二次开发,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为区域重力数据的管理、整理、处理以及图形编辑和输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软件技术基础。实际开发与系统运行表明,这项技术是一种实现普通区域物探数据管理和处理软件系统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