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归一化层速度是对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的一种速度形式,归一化处理的目的是把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转换为与深度无关的格式,归一化后层速度的横向变化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物性的变化,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方便地利用已知钻井资料对其进行标定,比较简单地进行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特性的预测。实际应用表明,其预测结果与钻井揭示吻合较好,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埕北断坡不整合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骅坳陷埕北断坡处于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发育多个不整合,这些不整合对该区的油气成藏起重要作用。利用地震资料,在剖面上将不整合划分为5种类型: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其中平行不整合分布在凹陷区,褶皱不整合分布在基底,断褶不整合分布在大断裂下降盘,削截不整合分布在大断裂上升盘,而超覆不整合多分布在隆起斜坡区;利用测井资料,在纵向上将不整合划分为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由于每层结构的岩性与厚度不同,形成ACE型、ADE型、BCE型和BDF型4种岩性配置模式。不整合构成埕北断坡油气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在其之上形成超覆不整合油气藏,在其之下依靠风化粘土层遮挡形成削截不整合与褶皱不整合油气藏。勘探证实,研究区众多油气显示或油气藏均位于不整合面上、下50 m范围内。开展不整合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将拓宽黄骅坳陷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空间,对我国东部油气资源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CP网络进行岩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通过测井解决岩性识别问题,引入了具有分类准确、算法简练等优点的CP(Counter-Propagation)网络。在详细介绍CP网络的网络模型和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某油田的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CP网络识别研究。应用结果表明:CP网络训练周期短、识别准确率高、不存在收敛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CP网络完全可以用于解决岩性识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About 30 samples representing major lithologies of Sulu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rocks were collected from surface exposures and exploration wells, and compressional (Vp) and shear wave (Vs) velocities and their directional dependence (anisotropy) were determined over a range of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s up to 600 MPa and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0 to 600 °C. Samples range in composition from acidic to ultramafic. P- and S-wave velocities measured at 600 MPa vary from 5.08 to 8.64 km/s and 2.34 to 4.93 km/s, respectively. Densities are in the range from 2.60 to 3.68 g/cm3. To make a direct tie between seismic measurements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and subsurface lithologies, the experimental velocity data (corresponding to shallow depth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velocity profiles for the different lithologies and profiles of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at possible lithologic interfaces across the projected 5000-m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 (CCSD) crustal segment.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in situ velocities with respective intrinsic velocities suggests that the in situ velocities at shallow depths are lowered by an increased abundance of open microcracks. The strongly reflective zone beneath the Donghai drill sit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mpedance contrasts between the different lithologies. Contacts between eclogite/peridotite and felsic rocks (gt-gneiss, granitic gneiss), in particular, may give rise to strong seismic reflections. In addition, shear-induced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 (LPO)-related) seismic anisotropy can increase reflectivity.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high velocity bodies (>6.4 km/s) around 1000 m and below 3200-m depth, large proportions of eclogite/peridotite (about 40 and 30 vol.%, respectively)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海岸基岩节理的分形性质及其与宏观断裂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福建省福州市海岸基岩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海岸基岩节理的分形性质及其与福建省宏观断裂系的相互关系。得到的基本结论为:第一,研究区节理与宏观断裂系的分形性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研究区节理与宏观断裂系在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响应关系;第三,研究区10^-2~10^-1m尺度的节理与福建省10^3~10^4m尺寸的断裂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赵建  高福红 《世界地质》2003,22(2):136-140
在火山岩储层研究中,岩性识别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评述目前常用的岩性识别方法后,重点以测井资料交会图法为例,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升平气田深层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为对象,优选出密度测井、自然伽玛测井、声波测井、电阻率、钍铀等测井项目的数据进行交会,编制出测井曲线交会图版,并以此为依据识别出该区的火山岩主要岩性有: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和凝灰岩等。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采用环境同位素与人工示踪的方法探测北江大堤石角段频发"管涌"的原因,通过对洪水期间不同区域层位的稳定同位素δD(‰)与δ18O(‰)的分析确定了地面涌水的来源,结合孔中的人工示踪方法,最终确定出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来自基岩断裂强渗漏通道,为下一步的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岩水的壁间运动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基岩水与孔隙水的比较分析,介绍了基岩水的分布、水动力学和水化学特征,指出了基岩水运动具有均位趋势、选择流动及汇流特性,得出了渗流理论不宜用于基岩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