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内前中生界不整合面之下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具以下特证:储集岩类简单,但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有浅灰、灰黄色厚层含粒屑中-细晶白云岩,亮晶砂屑白云岩,硅质细-中晶白云岩、细-中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粗晶白云岩,局部有灰白色硅质岩。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有8种。其中,胶结作用、压实作用是使储层储集性能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而白云石化作用、破裂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表生淡水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储层进油期孔隙以次生型为主,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胶结物内溶孔、溶洞、裂(溶)缝、晶间缝,孔隙度一般5%~8%,局部高达15%,故此其储集类型为孔、洞、缝复合型。储层含油气丰富,其含油饱和度高达75%,是重要的高产工业油气层。  相似文献   
2.
塔北隆起雅克拉油气田原油成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雅克拉油气田多个含油气层位的原油,进行了一系列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雅克拉油气田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特征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雅克拉油气田深浅不同层位原油轻烃组成与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以及原油与馏分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海相原油特征;深浅层原油三环萜烷、C28甾烷、三芳甾烷和甲基三芳甾烷以及原油与馏分碳同位素组成皆具有典型上奥陶统来源油的特征,与寒武-下奥陶统来源油特征差异明显,暗示雅克拉油气田原油来源于上奥陶统烃源层。  相似文献   
3.
雅克拉凝析气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克拉凝析气田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含量79.13% ̄89.30%;重烃含量较高,平均占9.67%;干燥系数(C1/C1-5)介于0.89~0.92之间,属典型的湿气。δ13C1为-40.8‰~-39.4‰,δ13C2为-32.0‰~-30.2‰,δ13C3为-30.5‰~-28.9‰,表明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原油及其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呈现出典型的海相原油特征。原油成熟度较高,与天然气的成熟度基本相同,表明油气同源、同阶,为一次油气充注的产物,而与塔河油田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石油地质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获高产油气流之后,投入了大量的物探、钻探等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在该区所取得的新资料和成果,对以下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塔北地区的沉积特征:从震旦一二叠纪出现两次大的海侵,即:寒武—奥陶纪及石炭纪;形成了四大沉积旋回,即: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泥盆系及石炭一二叠系。震旦—泥盆系满加尔以东为深海槽盆一大陆斜坡相为主;以西则为陆表海相为主。震旦系在东部发育齐全,厚度大,为一套碎屑岩夹火山岩及冰碛岩,上部为碳酸盐岩;其西部下震旦统发育局限,上统分布广泛。 区内古生界具有多时代成油组合,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足寻找古生代油气田最佳地区。 2.沙雅隆起的构造演化:加里东早期开始出现隆起显示,海西期为隆起的发展阶段,海西末期定型;中生代为潜伏隆起状态;新生代呈北倾斜坡。根据隆起的沉积发育和构造特点,可将区内进一步划分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3.区内油气圈闭类型有:构造凸起古风化带型、背斜型、地层不整合楔状体型、生物礁—滩型、砂体及断层遮挡型等6种。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塔北是个储量可观的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5.
羌塘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黄继钧 《地质学报》2001,75(3):333-337
羌塘盆地是叠置于元古宙基底之上,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沉积盆地、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系,具双层结构,其下为结晶“硬基底”,其为为变质“软基底”。基底构造具两坳夹-隆特征,坳陷和隆起内部为若干次级凸起和凹陷复杂化,具断凸断凹特征。ENE、WNW两组共轭基底断裂发育,将基底切割成菱形块体,基底构造明显控制盖层构造。  相似文献   
6.
依据位于塔北雅克拉油气田内的沙田井、沙七井、沙十五井及位于油水边界的沙六井岩屑与岩心的磁学(包括磁化率、磁滞回线及热磁分析)与矿物学(包括重矿物、电子探针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测试结果,获得了已知油气井内生、储、盖层与地表第四纪土壤中与烃运移相关的蚀变矿化作用(即烟筒效应)的物质证据.本区位于油气藏上方的蚀变矿化作用以磁铁矿化与菱铁矿化作用为主;而位于油水边界处的沙六井则以磁铁矿化与黄铁矿化为主.随着地层深度的减小,虽然“烟筒效应”的强度明显减北,但在地表仍可检测到明显的磁学与矿物学异常.综合磁学与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岩屑中发现的球粒状磁铁矿是“烟筒效应”的产物,它是与烃运移相关的次生低温磁性矿物重要的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疆雅克拉油气田具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也是重要储层之一。过去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的限制,对于这套储层缺乏深入认识,给碳酸盐岩的勘探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搞清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了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岩心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并进行了高分辨率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通过综合分析和新技术的应用,对雅克拉油气田碳酸岩储层的纵、横向的展布特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确定了有利的储集相带主要发育在潮坪和台滩微相中,受后期改造作用,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可作为碳酸盐油气藏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
雅克拉断凸东段位于库车坳陷前缘斜坡带,侏罗系—白垩系向南超覆于前中生界凸起基底之上,形成了一系列地层超覆圈闭.由于大部分侏罗系—白垩系上超尖灭体不同程度地与前中生界区域性不整合(T50)下伏的不同地层接触,地层超覆圈闭的有效性受控于下伏地层的致密程度.利用地震属性、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剖面相结合的方法对T50区域不整合下伏地层的分布、岩性和封堵性进行了分析,按封堵性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震旦系泥岩、泥质白云岩为封堵性底板,元古宇变质岩、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和石炭系砂泥岩为可能封堵性底板,具溶蚀特征的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和元古宇变质岩为渗透性储层底板.通过二维正演地质模型分析佐证了这3类不同封堵性能地层的地震识别特征.综合分析认为Jse3旋回、Kse1旋回以及Jse1旋回在DG2井附近可形成可观的、有效的地层超覆圈闭.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成藏规律不明显,针对该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的展布及物性开展地震综合预测研究。通过叠后纯波地震资料,开展拟声波反演、频谱成像技术刻画砂砾岩体的纵横向分布。在此基础上开展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包括目标储层段的纵横波阻抗,拉梅系数等分布特征及高频吸收衰减流体检测技术,分析不同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的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侏罗系下统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的分布,寻找油气勘探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