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水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深大,流量大,工期紧,特别是截流过程中要考虑不断航因素,因此,在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阶段的施工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采取一切减少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施工难度的手段和措施,其中水文测验,水文气象预报,河道观测,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力学计算等水文工作则是为顺利实施高质量大江截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三峡蓄水后典型河段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D能全面地反映床面形态的复杂程度。三峡蓄水后,宜昌-虎牙滩和宜都河段BSD明显增大,关洲河段增大幅度较小,而芦家河河段BSD值略有减小,同时,各河段BSD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综合阻力的调整结果。可通过对各河段演变趋势的分析,来预测其BSD的变化,进而为分析其阻力和水位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TGP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和实际工程资料为基础,运用信息化逻辑方法对TGP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成果进行分析对比,主要从预报地质构造的位置、规模、围岩级别和产状四个成果比较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结果表明,对于隧道前方岩性无明显差异的围岩,二维与三维的地质预报结果基本相同;对于与隧道斜交的地质构造,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在构造产状预报结果上相近,但二维地质预报在围岩级别预测方面有利,三维地质预报在规模和位置的预报方面有利;对于与隧道激发炮孔连线一侧边墙不相交的地质构造,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结果基本不同,且三维比二维的地质预报结果有利。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明显,采用地质调查、钻孔声波测试、内外部变形监测、现场变形试验、钻孔芯样力学试验、压水试验、孔壁录像、钻孔弹模测试等手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岩体可划分为强、弱、微三个卸荷带,强、弱卸荷带岩体力学性质有明显弱化,微卸荷岩体力学性质无明显变化。在卸荷带内未产生新的结构面,但卸荷引起了结构面的进一步扩展和张开。岩体变形是结构面张开和岩块变形的综合反映,主要受开挖卸荷影响,锚索对于限制结构面张开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TST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启航  谢朝娟 《岩土力学》2012,33(5):1416-1420
顶效隧道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对超前预报技术的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多数都存在着技术缺陷,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顶效隧道超前预报中采用了TST技术。应用结果表明,TST技术采用空间阵列系统和速度扫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掌子面前方围岩速度分布问题,提高了构造定位精度;应用二维方向滤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上下、左右的侧向回波和面波干扰,成功提取了前方回波用于超前预报,避免了虚报误报,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前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TGP预报系统探测原理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产生异常信号的影响因素为外界脉冲信号干扰、电流干扰、不良耦合、管波干扰及装药质量,结合工程应用的反馈资料分析预报结论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增强对异常地震波的认识、加强地质工作、注意边缘绕射波是根本解决措施,避免产生和接收异常信号,提高采集数据信息的质量,增加TGP预报系统数据信息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了隧道地质预报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基于固体潮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的影响。不同于IERS2003采用的Cartwright和Tayler(1971)的引潮力位(TGP)展开,而是利用郗钦文的TGP展开,给出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影响的理论公式,并考虑到4阶潮汐的效应,精度可达到1011^-11ms^-2量级,同时采用最新的TGP展开数据重新计算了固体潮Love数相对频率特性对地球引力场的影响,并考虑了较多的潮波项,最后对重力数据归算中的永久性潮汐的处理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三峡永久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和灰色系统方法,对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二闸室至三闸首部分的中隔墩岩体变形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在开挖完成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平行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总体向下游发展,而垂直方向的位移表现为先回弹、后发生沉降。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纪性工程,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水电事业的成熟与发展。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设计单位针对该枢纽各建筑物的特点,提出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而这些要求在某些方面高于国家及部颁规范和标准,三峡工程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即是其中之一。它利用完整岩体与缺陷岩体的物性差异,采用与建基面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弹性波观测方式,评价建基面岩体一定深度(一般为5m)范围内岩体的完整性情况,从而为枢纽基础开挖验收提供了岩体定量物性依据。三峡枢纽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全面覆盖了基础开挖工程,历时八年,这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用弹性波方法评价岩体质量技术的进步。由于是第一次将弹性波检测技术大范围地应用于水电工程基础验收工作中,从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要求、检测基本理论及方法技术、典型成果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作为水电工程基础验收新方法的初步总结,抛砖引玉,以求方法的完善,更好地运用于工程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南-闸首右挡基础岩体F1050断层加固处理所采取的水泥化学复合高压灌浆方案,处理实施方法、效果及分析,为类似断层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