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顺英 《云南地质》2003,22(3):274-280
北衙金矿与构造、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围岩蚀变等关系密切。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点,近NS向断裂控制主矿体展布。岩浆活动具多个喷发旋回。金矿体赋存于褐铁矿体(层)中,产出空间和时间上与正长斑岩有密切的成生关系。磁异常值较高地段,预示着有褐铁矿体(层)存在。化探异常的浓集区,均指示金矿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茶树林铅锌矿,过去认为震旦系赋矿,钻探验证未见矿。本次利用物探方法实施深部探矿。依据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规律综合分析,认为是构造控矿。布置验证坑道,沿断裂破碎带发现新的厚大、品位高铅锌矿体,收到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地区。自1820 年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150 吨左右。该金矿带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缘的碰撞对接部位附近。区内发育5 条平行的NW 向含矿构造带,其北端均以锐角交汇于挥发河断裂。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夹皮沟金矿带恰好位于高级区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的接触部位,形成以夹皮沟金矿化带为中心的矿化分带。夹皮沟金矿带为中生代成矿,夹皮沟NW 向弧形构造片理化带及其上盘扇状断裂系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在主要NW 构造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构造,它们与扇状断裂的交汇点及扇状构造系中的横向应力集中带是金矿化定位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P2β^3)与黑泥哨组(P2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南盘)。矿区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通过对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多种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该矿床主要的成矿温度为300±30℃,并进一步推算出其成矿压力为84.2×10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洱源县溪灯坪金矿V1号矿体探与采情况的对比,得出矿体探采面积重合率、块段厚度、矿石品位、矿石量和金属量相对误差分别为84.51%、-1.56%~8.89%、-8.16%、11.96%和9.59%。数据显示V1矿体探与采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总体误差较小,表明V矿体勘查成果基本能满足矿山建设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功率激电法在越南锑矿勘探中应用,异常局部地段已经工程验证,见到具规模的工业矿体,取得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世权 《云南地质》2010,29(1):36-40,24
亚杂铅锌矿含矿母岩为英安斑岩,属石英脉型,受印支晚期-燕山期张扭性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由弱到中等线性蚀变,有较好的元素异常。结合东矿带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岩性、构造、蚀变特征等,认为卓玛及莫磨亚两地化探异常以铅锌元素组合为主,规模大和浓度高,是区内形成中-大型铅锌矿床最为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滇东南那能金矿带之断裂控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那能金矿近年勘查及开发资料,发现该区金矿与近EW向断裂构造间存在极密切的成生联系,并在断裂控矿特征上有诸多具体表现。以矿区实际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断理解控矿模式,认为断裂控矿、矿体固定及矿床远景评价之间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结合在矿带(区)中实际运用断裂控矿规律,对那能金矿带作预测性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10.
矿体信息的八叉树存储和检索技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近几年来,在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象处理等方面三维目标的八叉树表示成为热门论题。本文介绍一种八叉树编码,并将它应用于矿体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针对八叉树的构成较费机时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从三维栅格变换成八叉树的算法,并在VAX3100型工作站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与栅格数大体呈线性关系,用八叉树存储矿体信息占用的存储空间一般仅为栅格表示的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