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81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203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4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IN DARLIDAI MOUNT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under the broad-leaved and pine mixed forest in Darlidai Mountainwas studied. Seven sample plo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ltitude gradient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soil animals in every sample plo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45 groups and 1956individuals, which axe involved in 3 phylums, 7 classes, 16 orders, respectively. The altitude is a key factor which af-fects ecological series of soil animals. Both the groups and individuals of soil animals increase with altitude increasing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hich contrastes with ordinary cases, resulting from special micro-climate in studied area. Thegroups and individuls of soil animals are the most under the broad-leaved and pine forest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the least under Picea-Abies forest in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相似文献   
2.
CHANGE OF NUTRIENT IMPORT AND EXPORT IN PROCESS OF RAINFALL IN AILAO MOUNTAIN OF YUNNAN PROVINCEGanJianmin(甘健民);XueJingyi(薛敬意...  相似文献   
3.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4.
阿吾拉勒山体西段发育了厚度巨大的下二叠统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均属碱性玄武岩系列,以钾质类型为主,钠质类型次之,岩浆演化呈现出跨越B型趋势。这种火山活动是在大陆地壳内部产生的,代表了陆内裂谷演化的早期阶段。在早二叠世末期,由于受到新源运动的影响,这种火山活动被终止了。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潜蝇在湛江市的发生与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uaeBlanchard)是为害作物潜蝇的优势种,包括有6个科18种,年间发生有6个为害高峰期。应用绿潜宝、乐果、巴丹等药剂在发生为害高峰期的峰前、中、后三次用药,防治效果维持70%以上。  相似文献   
6.
昆仑山口大地震与地形变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的地形变前兆异常,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异常图像,给出了初步解释,并对未来震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近期内强震活动向华北迁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地壳运动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Geoff Kite 《水文研究》1993,7(2):227-233
Using current meters to estimate flows in fast mountain streams is difficult and inaccurate. The salt dilution method offers an easier and more accurate alternative.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for many years but is time consuming and messy because of the need to mix chemical solutions and measure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field. A computer program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uses a laptop computer to calculate the mixing length and the mass of salt needed. The program controls the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calculates the streamflow directly in the fiel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gram is described and examples are presented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Rocky Mountains of Alberta and British Columbia.  相似文献   
9.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