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振兴 《第四纪研究》2002,22(6):500-509
本文论述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及其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包括两颗小卫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在近地空间的主要活动区探测场和粒子的时空变化;研究磁层空间暴(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过程;建立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模式。为了实现科学目标,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上各载有8台探测仪器。近地赤道区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km左右,远地点60000km左右,倾角约28.5°;近地极区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700km,远地点40000km,倾角约90°。为了使双星计划与欧洲空间局ClusterII卫星相配合,赤道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6月发射,极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12月发射。双星计划与ClusterII卫星相配合,可形成地球空间6点探测计划,这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重要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本文概要讨论了双星计划与地球系统各圈层的关系,包括与大气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各圈层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巴凯斯  H 路紫 《地理学报》2000,55(1):104-111
信息通信技术(ICTs)正切实地影响着人类和社会状况:网络空间的出现和曜压缩空间使距离屏障失去意义。通过对西方学者过去十余年的主要探索成就进行综合。将评价电信在中地区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观点划分为三类,并分别予以评述。我们认为当前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融合过程,可把它叫做“地理网络空间”。电信在地区发展和行闰方面的作用及特殊优势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数字莆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促进了"数字莆田"建设进程,本文从标准规范、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平台建设平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地球空间环境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护层.地球空间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爆发性活动──空间暴,对输电系统、航天安全、无线电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生产活动及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地球空间环境变化进行预报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已引起不少国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在环境探测和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强组织和规划,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地面观测系统,争取在21世纪初实现准确实时的地球空间环境预报.  相似文献   
5.
Solar disturbances are observe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near-Earth space. Over the past half-century of observation, a relatively clear picture has developed of how and why the typical solar wind — as well as the most extreme solar events — drive geospace responses. It is clear that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 geomagnetic storms (both recurrent and aperiodic events), and even certain atmospheric chemical changes have their origins in the solar–terrestrial coupling arena. High-speed solar wind streams and fast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can often have strong interplanetary shock waves and southward magnetic fields which can initiate strong storm responses. We demonstrate in this review that available modern space-observing platforms and ground facilities allow us to trace drivers from the Sun 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This allows us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energy transport that occurs throughout the Sun–Earth system during both typical and extreme conditions. Hence, we ar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space weather” and its effects on human society.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