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二长花岗斑岩及二叠系沉积地层中.化探工作发现,成矿元素Ag、Pb、Zn、Cu、Mo、W异常形态复杂,存在多个浓集中心,总体呈NE向展布,各元素异常浓度中心吻合,元素间套合良好.矿体形成与硅化、钾化、绢英岩化等蚀变有关,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本文在总结该矿床的地质与化探特征基础上提出其成矿规律,为本区下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2016,32(8):2509-2521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_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盐度分别为3.6%~9.2%NaC leqv、2.6%~9.2%NaC leqv、2.8%~9.6%NaC 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_2的H_2O-NaC 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_2O-CO_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啟宴  李山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12):11-16,20
按传统大地构造理论,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内蒙地槽褶皱系,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中部,三级构造单元阿巴嘎旗复向斜中段,查干敖包倒转背斜的核部,区域构造运动以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期构造运动为主,印支期侵入岩---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地壳深处重溶的原始岩浆侵入于砂质板岩、杂砾岩等围岩中,将围岩蚀变成各类角岩,经过分异,成矿物质大量聚集,冷凝后为成矿母岩,而容矿构造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充填交代、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且矿化范围严格受热液蚀变范围控制,热液的多次脉动,控制了多阶段的矿化,热液蚀变的叠加部位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认为在花岗斑岩和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易形成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4.
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内蒙古阿巴嘎旗比鲁甘干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36.9±3.7~238.7±2.4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7.9±1.7Ma,表明该矿床形成时代应为印支期。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74.065×10~(-6),表明其主要为幔壳混合来源特征。该矿床位于贺根山断裂带以南的兴蒙造山系索伦山-霍林郭勒弧盆系内,为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黑云母花岗斑岩和角岩内,受内外接触带控制。接触带控矿容矿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其内多充填有石英脉。细脉状、网脉状石英脉越发育,钼矿化越强。区域研究表明,印支期是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钼(钨)成矿的重要成矿期之一,但在本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开展索伦山-霍林郭勒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必鲁甘干矿区位于天山—阴山内蒙地槽华力西晚期褶皱带阿巴嘎旗复向斜中段,查干敖包(必鲁甘干)倒转背斜核部。区内N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印支期花岗斑岩体及特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分布。通过勘探查明主矿体延长2 300m,延深1 850m,平均厚度46.24m。铜钼矿赋存于花岗斑岩与硅质角岩内外接触带,赋矿岩石主要为花岗斑岩和硅质角岩。矿体形态以透镜状—似层状为主,属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6.
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成矿带中部,为一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共探求钼金属量405 971t,铜金属量16 008t。矿床受断裂带和晚二叠世林西组与花岗斑岩接触带控制。钼矿床紧紧围绕NE向断裂与接触带交会复合段集中分布。接触带及其附近发育的构造裂隙为铜钼矿容矿空间。NE向断裂下盘为玄武岩或硅质角岩,上盘为含铜钼矿化花岗斑岩及硅质角岩,控制了花岗斑岩及含矿带边界,断层在成矿期及成矿后均有活动,属控岩控矿断裂构造。通过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规律研究,为下一步区域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