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银平 《湖北气象》2006,25(1):47-48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的赤壁市气象局,虽然只是一个只有11名在职干部职工的一般气候站,但却拥有8名工程师和1名高级工程师,也拥有很多光彩夺目的荣耀:全省"气象为农业服务先进单位"、全省气象部门明星台站、咸宁市气象部门"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优秀达标单位"、咸宁市最佳文明单位、赤壁市"政府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悬挂在荣誉室墙面上数以百计的奖牌或奖状,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荣耀的背后是什么?笔者怀着好奇与崇敬于今年年初冒着寒风前往赤壁市局进行了实地探访.  相似文献   
2.
分析讨论了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中的作用;应用季风逆风流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逆风流是如何产生的。结果表明:季风风应力是产生季风逆风流的主导因素;冬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合生成高水位带和高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NE向的冬季逆风流,南侧产生SW向顺风流;夏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散生成低水位带和低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SW向的夏季逆风流,南侧产生NE向的顺风流;冬季风盛行期间,风致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的黑潮水,将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加大冬季逆风流的强度;夏季风盛行期间,风应力的作用使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不能进入南海,即使别的原因令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流入南海,但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对夏季逆风流具有阻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洁 《中国地名》2012,(4):24-25
说起唐伯虎,人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非凡,"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生坎坷,并非《三笑》中塑造的那个喜剧角色。  相似文献   
4.
回采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治理的数值模拟与参数确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迎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图形显示技术,从理论上直观展示了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上隅角瓦斯聚积和各种治理方法的流体力学原理。重点探讨了利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解决上隅角瓦斯治理方案中合理参数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费亮  李小凡 《海洋学报》1994,16(1):124-130
笔者曾利用FSU区域数值模式控制高层冷涡位置和不同的水平、垂直结构分布,模拟了冷涡对台风运动的影响,证实了高层冷涡是通过改变台风中心周围的环流结构来影响台风运动的。这种影响可从总涡度倾向的分布来决定,并发现涡度水平平流和散度项对总涡度倾向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求解渠道中的线性化流动问题,用以模拟台湾海峡中的流动。固有的(由大洋环流维持的)纵向海面坡度和岸边阻挡作用将诱发更大的横向海面坡度,它产生的梯度流强化了台湾海峡暖流。夏季偏南风将加强这股流动,而冬季偏北风将削弱这股流动,并可在表层形成顺风漂流,但次表层以下仍维持逆风海流。海峡中的北向流在靠大陆一侧形成上升流,这可能是构成闽中、闽北上升流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化原始运动方程,得到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对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后,导出南海北部产生季风产风流和必要条件和诊断判据;指出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由风生直接逆风流与风生间接逆风流叠加而成,风生间接逆风流由风生间接正压地转逆风流与风生间斜压地转逆风流组成,还导出风致巴士海峡以东的黑潮水影响季风逆风流的判据,在合适的风向及适当的摩擦系数情况下,黑潮水可成为间接逆风流的热源,并首次提  相似文献   
8.
山地露天矿自然通风风流与湍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卫国  胡泳涛 《高原气象》1996,15(4):464-471
利用建立的三维非力能量闭合的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研究了中性层结条件下某露天矿自然通风的风流和湍流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坑内水平风场在坑底或采壁处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在矿采深与开口宽度比较小或者来流风速随高度的切变不大时,坑内气流为平直型,有利于通风;反之坑内则形成环流,且在环流范围内较大的湍能,不利于通风,易产生高浓度的污染物。本模式模拟的结果还与风洞模拟和高阶闭合模式模拟的结果作了检验比较  相似文献   
9.
小引 201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上,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展示的《星图——历史、艺术性和绘制术》(第二版)一书引人注目。此书作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尼克·卡纳什(Nick Kanas)。全书内容宏富,虽然行文言简意赅,总篇幅仍超过了500页,其专业性和可读性俱佳,很是难能可贵。书中有一小节“20世纪的主要星图”,首先列举的就是《诺顿星图手册》(以下简称《诺顿星图》),足见此图在国际天文界的声望与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用11种假定情况对南海东北部冬季逆风流(简称冬季逆风流)是否产生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除平底、静风假定外,南海东北部大陆坡上均有表层海水辐合带形成;该带是产生冬季逆风流的必要条件。经巴士海峡流入的黑潮水加强大陆坡区辐合带,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风应力、大陆坡是冬季逆风流产生的决定因素。冬季逆风流对风应力曳力系数(CD)及水平涡动系数(AH)的取值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