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8篇
  免费   1358篇
  国内免费   1224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9622篇
海洋学   320篇
综合类   1488篇
自然地理   76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的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简称奎屯扇形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尘暴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具有特殊的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地段性的地质灾害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提出有方向性的躲避和有目标性的抗灾.以及主动控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海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被列入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这其中,也得益于较丰富的淡水资源,特别是低成本开发的地下水资源。在开放初期,它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十分宝贵的资金,在北海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容易得来的“资源”,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使人错认为地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  相似文献   
3.
4.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对地下水补给和更新能力的评价.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和可更新性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方法之一.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隐伏岩溶地区,地下水埋藏条件复杂,常规的地质勘探方法所能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有限,环境同位素方法在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及可更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优势,可对传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其结果表明,研究区隐伏岩溶水形成较早,且有大量现代水的混入,平均混入量为54%.说明区内隐伏岩溶水的补给和更新能力较好.环境同位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岔河隐伏岩溶水为一相对独立、半开放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补给来源部分为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部分为东南部三道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根据环境同位素EPM模型计算,地下水的滞留时间为36 a.地下水储存量为1.314×108 m3; 储水系数为7.29×10-3.这一结果与传统勘探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环境同位素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6.
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由于忽视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规范或不依法的采矿活动,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源、土壤的污染,破坏了自然景观和植被,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为了适应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9.
虽然采矿活动影响的面积相对较小,但它能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局部影响。从采场释放的金属最初是通过矿山排放酸水和废石,尾矿的侵蚀产生的。本文简述了对矿山酸水排放所释放的金属进行预测的现有方法。一项应用地球化学模型预测矿山排放酸水和尾矿带入影响河系中铜浓度研究表明,实测的结果与预测的吻合良好。对于大规模的工业矿山开采,现已有方法对其进行预测并使其免遭污染。但是,大量小规模的采矿活动很难控制。巴西采金矿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板状铀矿床的共性特征,初步明确了板状铀矿床的概念及归属划分。以典型矿床为例,着重从水文地质角度,利用地下水流动机制和密度分层流体界面理论提出了板状铀矿床的成矿模式。较全面地阐述了地下水排泄体系中成岩-成矿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