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6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2562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6455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4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2.
3.
4.
高布锡 《天文学报》2005,46(3):322-330
月日潮汐摩擦和地球惯量矩变化是日长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和古生物钟数据,对过去15亿年以来的月日潮汐摩擦、地球惯量矩变化和日长长期变化等作了数值对比研究.由此得到二个重要结论:一是仅利用地球的自转形变不能解释J2的变化,这说明地球的重力分异现象至今仍存在着;其二是在几亿年前的潮汐摩擦比现在大得多,若取潮汐耗散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时,理论结果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回归年日数和朔望月日数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5.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磁带回放的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的不匹配 ,导致由磁带导入硬盘的数据误码率很高 ,影响了送入处理机的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 ,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活动星系核(AGN)的VLBI观测的新近展,特别关注其中心结构和低光度的活动星系核。主要目的是强调VLBI观测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铀市场价(特别是现货价)从2004年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铀价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从1991年至2004年为铀价的缓慢增长期;2005~2007年是铀价的快速上扬期,其中2006年第4季度至2007年上半年为暴涨期;2007年下半年以来至今,铀价经过急速下滑进入了稳定期.作者归纳了这几个铀价变化时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其原因,并展望了今后铀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9.
长牡蛎剥离精卵的存活时间及受精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2008,(2):88-88
在过去的20多年,大容量、多用途、长寿命、高效率的大型卫星一直是卫星技术发展的主流。然而,大型卫星的成本高、周期长、技术复杂、风险大,从技术、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国家开发卫星技术。小卫星的出现,使卫星的研制生产由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公司)走向中小国家和科研机构。据报道,未来5-10年我国将发射50颗小卫星。2015年前国外有200—300颗小卫星需要发射,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