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图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数字化市政管网的构成和连通的特点,探索出数字化管网线路连通性分析的规律,提出了逐步淘汰算法进行连通性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基于mapbsic的实现这种算法的关键语句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采用环境同位素与人工示踪的方法探测北江大堤石角段频发"管涌"的原因,通过对洪水期间不同区域层位的稳定同位素δD(‰)与δ18O(‰)的分析确定了地面涌水的来源,结合孔中的人工示踪方法,最终确定出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来自基岩断裂强渗漏通道,为下一步的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Miall储层构型研究思想,结合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对乌南油田砂坝砂体储层构型界面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储层构型界面识别标志;在此基础上,将砂坝内部构型分为坝主体和坝侧缘,同时通过动、静态结合,明确砂坝外部构型存在孤立、视连通、左侧向叠置和右侧向叠置4种模式;纵向上发育湖退(进积)和湖进(退积)两种砂体发育模式。坝主体是主力储层,具有良好油气显示;坝主体分布面积大、出现频率高为油气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4.
栅格地图中的注记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位置信息,传统的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将注记和其对应的地理要素相分离,因此难以处理倾斜注记和弯曲注记。以连通域单元为基本处理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彩色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连通域单元的方向、尺寸、密度、邻域四个特征提取注记像素集合,然后通过地理要素中心线对非水平注记进行方向确定,最后对注记进行聚类和重新排列,完成注记识别。通过对GoogleMap(谷歌地图)瓦片中的注记进行提取和识别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针对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的方法或不具备物理过程模拟,或缺乏对风险随机性的探讨。以沂沭河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在水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连通河网不同河流洪峰相关性,创建随机水情条件下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模型。通过1 200组水情条件,对沂沭河水系上游进行洪水过程模拟,针对橡胶坝可能造成的洪峰叠加问题,提出不同洪水重现期下橡胶坝运行调度风险管控建议。结果表明:① 50年一遇与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条件下,均呈现出橡胶坝坝址处水位风险极高(概率P>0.8),流速风险较低(P < 0.3)的规律,且每当橡胶坝高度升高25%的设计坝高时,沂河与沭河坝前水位风险皆提高约70%,沭河坝址处流速风险降低约50%。②若在汛前塌坝下泄蓄水,人为洪峰的叠加会使沭河中下游河段产生极高风险。③通过划分水位、流速综合洪水风险安全域,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时,建议沂沭河橡胶坝在汛前调节至低于50%设计坝高,且控制沭河水深和流速分别在12 m和2.23 m/s以内,可以降低水位和流速风险至低风险(P < 0.4);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时,需将橡胶坝调至25%设计坝高以下,或者汛前尽早缓慢塌坝下泄蓄水,才能有效降低沂沭河水系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其亭  崔国韬 《地理学报》2020,75(7):1483-1493
河湖水系承载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也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河湖水系不断发生着改变,也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人类活动日益剧烈的背景下,研究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问题,也是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实践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自然和人工两个方面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过程,并从河湖水系连通关系、河湖水系功能(自然角度)、河湖水系连通功能(社会角度)三个方面归纳了人类活动的正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影响量化评估方法,便于宏观角度量化和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本研究以人类活动剧烈的淮河流域为实例应用,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淮河水系的影响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水系连通方案编制主要以水系结构为主导,忽略了连通后对水系功能的影响,本文在进行城市水系布局时,将水系连通形状和连通功能两部分纳为一体来制定水系连通方案。基于中心性评价方法,提出河段重要性计算方法来定量刻画河段重要性;借助隶属度函数建立连通功能及其表征参数的函数关系,据此量化水系连通功能效果;以河网连通功能达标率和水系连通性满足度为优选目标,建立结构-功能耦合下的水系连通方案两阶段优化模型,优选最佳闸门联合调度方案。以清潩河许昌段为实例,优化原河网及不同水系连通情景的连通性。研究表明:经过优化后,原河网清潩河水系连通性总体较好,但护城河附近和饮马河的连通性较差;连通护城河和清泥河、连通饮马河和小洪河能极大地提升护城河附近和饮马河的水系连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湖南省湘澧盐化二采区延伸区连通井组基本情况.以A121-A122水平对接井为例,对直井A121井上部盐层采取爆破方式破除封隔的套管及水泥环,下中心管建槽形成溶腔.对A122水平井采取开窗侧钻定向水平钻进与A121井溶腔连通,达到开采上部盐层的目的.该方法可供类似盐类矿床连通井组多层分层对接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热源法对陡河水库渗漏通道的探测发现,陡河水库左坝肩存在着绕坝渗漏通道。在左坝肩基岩10m高程附近存在低温场异常,通过对水库底部附近温度场分布测量,判定出低温水来自上游右支河水的补给,通过低温区分布确定出绕坝渗漏强渗漏通道的位置,在库水位保持在32m时,根据热源法计算出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在3.59×105~4.74×105m3/d之间,钻孔发现水库边基岩中的水位比库水位低22m,水位差是造成了水库跌窝事故的主要原因,在11#钻孔中发现了来自河床的细砂,在11#和9#孔中的连通试验证实基岩中的强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