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沂市地处鲁西隆起南部,地热资源丰富。该文介绍了临沂市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地热背景、主要控热断裂及20余眼温泉(井)的情况和分布。通过分析汤头温泉、白塔地热井、汤坊崖地热井、铜井地热井、松山地热井、新村地热井、西高都地热井等主要温泉(井)的控热断裂、成热机制,认为该区地热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与NW向深大断裂交会处,地下水补给多沿NW—SE断裂,热源以深大断裂沟通深部热源,水温、水量较好地热井均处在沂沭断裂带沂水-汤头断裂以西的、控热断裂为张性断裂或的张扭性断裂凹陷区内。结合临沂市区域地质构造特点,认为蒙山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深部交会处,尼山断裂、峄城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交会处为地热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2.
对全球应力场的规律性研究是建立在以下的基础上: (1)全球应力场图数据库项目(WSM); (2)新构造运动构造分析的成果,即上新统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或构造形变。其中,只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应力和应变分量。假定在构造活动区,如由构造变形导致的地壳最大水平缩短方向(MHS),局部地震的溶解断层面的轴方向,和最大水平挤压的方向均相互一致。应力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在许多构造活动区,目前的主应力方向与引起上新世第四纪形变的主应力大致一致。进一步深入观察研究可知,水平应力方向从一个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不断开发、利用土地的历史。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是其它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人们一方面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通过农林牧业生产获取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则把土地作为基地和空间活动场所,来满足自身生产、居住、交通、娱乐等的需要。土地利用同其它事物一样,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河上游某拟建水电站坝址场地为例,论证了圈闭地形内斜坡破坏的多期性和规律性问题。在充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的斜坡破坏分为两期,即第一期为已经失稳的老滑坡群;第二期为发育在第一期滑坡群圈闭状破裂壁之后的正处于蠕动和破坏阶段的变形坡体,进而将第一期的滑坡分为两个强度次序。同时,还揭示了圈闭地形内斜坡破坏的规律性,即随着期和序次的增高,斜坡破坏面积增大,滑坡个数增多,规模减小,强度降低,滑距变短,滑体破碎程度变弱。最后指出,上述多期性和规律性应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GPS测量中多路径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亮云 《测绘工程》2010,19(1):35-38
阐述多路径误差的特点、影响规律以及消除或削弱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为从事高精度GPS测量定位及其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性,目前地震研究者都普遍地认为,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复杂性;二是震源的不可视性;三是强震的孕育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三大困难的存在目前人类是无法克服与改变的,因此我们只有设法绕过这三大困难去研究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8.
GPS动态监测中多路径效应的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分析GPS多路径效应特性的基础上,结合GPS动态变形监测的特点,对连续多天的观测数据解算结果采用滤波与周日位置求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路径误差具有较强的周日重复性,在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后,GPS动态监测的三维位置精度可以达到mm级,尤其是垂直方向的精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判别吐哈盆地储层含油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荧光镜下的油水特征实验,分别得出油、油包水、水包油、含油水、水的荧光特征,然后对吐哈盆地单井储层的油层、水层荧光特征反复实验,并与试油结果对比,归纳总结出了油层、水层及油水界面的识别标志。油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较好且均匀、大面积油包水;水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不均匀,可动水普遍,并出现水包油现象;油水界面特征主要为荧光从均匀发光过渡到不均匀发光,孔隙由可动油充填过渡到由可动水充填。提出了吐哈盆地储层含油规律性,从而为探井试油、油层划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