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倾山热泉-岩溶-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倾山金矿带是由热泉型金矿硅帽,岩溶型及蚀变岩型金矿组成的新类型金矿带,西倾山弧形构造机制所导致的次级构遣裂隙以及沿其侵入的中酸性岩脉或沿构造裂隙发育的岩溶侵蚀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控矿构造,其成矿作用在平面上具有连续性带状(弧西翼),集中性窝状(前弧)及等距性(弧东翼)的规律,在垂向上则由上向下形成了热泉型—岩溶型—蚀变岩型的“三层式”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3.
李亚东 《地质与资源》1994,3(2):131-139
西倾山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溶-热泉式金矿成矿带,其形成是在未形成"硅帽"的情况下由突发涌入(出)的硅质热液沉淀结晶形成的。西倾山弧形构造机制所导致的次级构造(裂隙)以及沿其裂隙侵入的中酸性岩脉或沿裂隙发育的古岩溶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控矿构造。在剖面上由上向下具有热泉型-岩溶型-交代蚀变岩型"三层"式的成矿规律。西倾山及李卡如山弧形构造带具有进一步找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研,对西倾山地区的一套粗碎屑岩地层,依据植物化石及含煤线等特征,厘定为下侏罗统龙家沟组(Jlj);根据岩石、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为晚印支期西秦岭褶皱成山后,山间断陷盆地中由曲流河所形成的产物;近年来发现,该套地层中有金矿产出。客观地认识和识别该套地层,对拓宽该区金矿勘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研,对西倾山地区的一套粗碎屑岩地层,依据植物化石及含煤线等特征,厘定为下侏罗统龙家沟组(Jlj);根据岩石、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为晚印支期西秦岭褶皱成山后,山间断陷盆地中由曲流河所形成的产物;近年来发现,该套地层中有金矿产出。客观地认识和识别该套地层,对拓宽该区金矿勘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