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77篇
海洋学   157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和保证措施 ,并指出了组织企业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海洋生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分布指数、生物暴露指数和生物反应指数,并由此确定生态质量总指教。生态质量总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特定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征,典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特征以及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的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废弃海洋桩基平台拆除方案的系统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平台拆除是一项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涉及许多技术领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采取适当的拆除方案是工程安全、经济、环保地进行的基础和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拆除方案的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环境、工艺、安全、经济、工期的角度建立了拆除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群决策层次分析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拆除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估。经实例验证,所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可科学、公正、快捷地对方案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灵杰 《海洋通报》2002,21(4):58-64
海洋经济区划是对地(海)域和海洋经济单元划分和合并的研究。在分析了经济区划及海洋经济区划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中国海洋经济区划是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和陆海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基础,是区域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的重要依据。其特点是单一功能区划与多功能综合区划相结合,自然环境特征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生态与经济相结合。提出了中国海洋经济区划的概念、特征、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分区原则、指标体系和等级系统。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资源监测评价指标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诞生以来,全球许多国家(和领域)都在研究提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的是检验和评估国家(和领域)的发展趋向是否可持续,并以此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而言,欧洲、加拿大、英国都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用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能源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估,并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国内也不乏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缺少可在实际中进行应用的成果,或者说还未进入实际应用作阶段。有必要加快推进建设重要资源利用状况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土资源形势分析和宏观调控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烟台市为例,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等方法计算了其可持续利用度。结果表明,烟台城市土地利用目前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7.
三工河流域新老绿洲发育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景观单元之一。人工绿洲是在干旱条件下经长期人类活动改造而形成的特殊景观。随着人类对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绿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天然绿洲到人工绿洲,是人类适应和改造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历程。在这一人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绿洲显示出明显的发育演化特征。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提出绿洲发育度的概念,并从灌溉体系的建设状况、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植被与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水平和绿洲景观结构等7个方面提出了绿洲发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山北坡2个人工绿洲为例,从空间上定量比较2个绿洲的发育程度,其中阜康市绿洲发育度高于222团绿洲(阜北农场)。  相似文献   
8.
根据城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针对煤炭城市生态环境特点,构建了能够体现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定性、定量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变权综合指数等方法,建立了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对淮南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淮南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年度考核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年度考核体系的现状分析,着重探讨如何改进考核办法,充实考核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提高考核效率,充分发挥年度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薪酬福利、培训开发、人员招聘和配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个,严重脆弱区104个,一般脆弱区175个,轻度脆弱区1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