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引言:一个历史学家那铿锵的回声 "今后中国可能继续保持其典型的矛盾而避免极端.这种办法也是环境逼然.实际上,一方面既要扶持私人资本,一方面又要防制其过度发展,也是孙中山在《三民主义》里揭橥的宗旨,已在半个世纪之前宣布流传.很可能这也是发展较迟的国家今后通用的办法.只是在中国一切未成定型之前,这种两端讨好的办法免不了产生一种照片上双重曝光的印象.以一个国家追求两种'主义',也使人猜想他们所代表的力量必将斗争得你死我活……可是有思想的观察者不会忽视当前问题之所在.耕地不足、人口过剩,以及如工业化和保护环境之冲突等基本问题绝不会因革命成功而扫除.自然之灾害仍将不断发生,虽说救灾的能力已较前加强.中国经济完全由货币操纵之后,先进国家繁荣及市场不景气之周期也会随着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这一轮深化改革的主线。作为运用市场规则和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举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求的一次变革,具有缓解融资平台债务高、公共供给效率低、私人资本进入难等矛盾和问题的作用,也是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