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范坪斑岩铜矿钾硅酸盐化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范坪铜矿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伴随铜矿化发生了强烈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作用使成矿主岩的 Si O2 ,K2 O增加 ,Ca O,Na2 O,Fe2 O3 减少 ;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降低 ;L REE减少 ,L a N/ Yb N 比值升高 ,δEu值降低。通过研究认为 ,西范坪铜矿成矿母岩是富钠 (Na2 O>K2 O)斑岩 ,而不是富钾 (K2 O>Na2 O)岩石 ,这说明相对富钠的斑岩也能成矿。  相似文献   
2.
依据观测日志、降雨、水温监测和周边调查,对四川盐源干海双井水位观测干扰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按分类统计了干海井和干海机井干扰特征,以更加准确有效地识别与排除干扰。针对发生最为频繁的且对正常观测影响最大的堵塞和人为清洗干扰提出了初步技术解决方案。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双井井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可通过收集降雨、河水资料来识别降雨干扰。  相似文献   
3.
洪银  龚彬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99-101
三因素方差分析是对分析数据质量合格与否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它可以对元素的自然变化,采样、重复分析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以三因素方差分析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盐源县马思罗金矿土壤化探分析数据为实例,查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为正确的指导化探找矿、加速矿权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盐源县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雨充沛,致使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区内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本文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源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规模及不同灾害类型的形成条件,为盐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崝源 《地理教学》2020,(7):F0002-F0002,F0003
因为一档综艺节目,被泸沽湖深深吸引。这里远离丽江的喧嚣,深邃如梦的湖泊,让人分不清天在湖里还是湖在天上,目之所及尽是自然美景。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同时也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在当地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泸沽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湖周群山环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后龙山楔入湖心,构成形如马蹄的泸洁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烂纸厂铁矿床矿体特征、含矿层位、矿石组构、磁铁矿的某些化学特征及与其他各类型的铁矿床的对比,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综合认为烂纸厂铁矿床为与陆缘浅海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同时遭受了后期火山热液的叠加改造,其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7.
茹廷锵 《地质论评》1942,7(Z2):151-162
洼里金矿为我国西南重要金矿之一,位于西康盐源县瓜别土司辖境内,自正式设厂开办以来,已历四十馀年,曾产砂金数十万两,最盛时期金伕达二万馀人,现因大部份砂层已被挖空,矿业不振,仅馀金伕约五百名。  相似文献   
8.
经现场考察, 1998 年11 月19 日云南宁蒗6-2 级地震给毗邻的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黄草镇等乡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最高地震烈度为Ⅶ度, 面积约150 平方千米; Ⅵ度区面积约380 平方千米。四川震区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约5011 万元。  相似文献   
9.
四川盐源喜山期斑岩岩石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四川盐西范坪地区斑岩群地质特征、形成时代、侵入期次、岩性特点及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讨论了区内含矿与不含矿斑岩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提出了本区斑岩铜矿的成专属性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四川西范坪斑岩铜矿床中锌铜矿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范坪锌铜矿是一种罕见的天然锌铜金属互化物,是锌铜互化物系列中的新变种,发现于四川省盐源县西范坪地区石英二长斑岩中。共生矿物有钾长石、钠更长石、石英、黑云母。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等。锌铜矿呈金黄色,均质性,粒度0.1-0.5mm,显微硬度VHN10=190kg/mm^2。视觉反射率Rvis=67.97%,电子探针分析矿物化学成分为Cu59.15%-62.55%,Zn36.3%-39.85%,晶体化学式为Cu7Zn4。该类矿物多数与造岩矿物共生,形成于高温、还原、缺硫的条件,不同于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