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畅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19,41(2):99-106
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资源量受补充量影响明显,了解澳洲鲐太平洋群系补充量状况对掌握其资源量及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产卵场1(30°~32°N,130°~132°E)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1)、产卵场2(34°~35°N,138°~141°E)海表面温度(SST2)、索饵场(35°~45°N,140°~160°E)海表面温度(SST3)、潮位差(tidal range,TR)、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亲体量(spawning stock biomass,SSB)6个影响因子任意组合与补充量构建多个模型,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资源补充量的解释能力,并预测其补充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SB对补充量具有最长期且稳定的解释能力,其次是SST3,PDO、TR、SST2、SST1也对补充量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SST3是环境因子中影响最大的因子,可能是由于补充群体在索饵场内生活时间较长,索饵场温度对仔鱼或鱼卵的生长存活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认为,基于BMA的组合预报综合考虑了各个模型的优势,优于单一模型,可用于澳洲鲐资源补充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对渤海滨州贝壳堤岛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进行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发现2个我国新纪录种并进行了描述。其中,澳洲深咽线虫Bathylaimus australis Cobb,1894主要特征为:头刚毛长约20μm,分为4节,顶端膨大;前口腔大,无齿,后口腔小,具小齿;化感器双环形,位于口腔中部位置;交接刺细长,稍向腹面弯曲,近端膨大呈头状,长32-37μm;引带宽大,肾形,长36-40μm,末端角质化,渐尖。古氏努朵拉线虫Nudora gourbaultae Vincx,1989主要特征为:体表具12列纵向排列的V型装饰;第二体环较宽,头刚毛11-15μm(为头颈的67%-81%);化感器圆形,直径4-6μm(为相应体径的29%-38%),位于第二体环上;具双咽球;交接刺细长,弯曲呈S型,长为肛径的1.3-1.5倍;引带等于或长于交接刺,镰刀型,无肛前辅器。  相似文献   
3.
澳洲夏季风热源低频变化对北半球冬季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p-σ混合坐标系的5层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与澳洲夏季风低频变化相伴随的对流性低频加热源所激发的大气强迫波和东亚冬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澳洲夏季风低频热源可引起北半球副热带高低层环流、东西向Walker环流。经向环流、越赤道气流的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强度与热源的振荡周期、强度有关。结果还进一步表明,澳洲低频热源可激发出扰动的北传,从而引起北半球副热带环流、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低频振荡,澳洲夏季风活跃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彼此之间的大陆架边界线相似的概率分析,指出巧合是不可能的,地球在过去几十亿年间一定发生了大规模的膨胀。  相似文献   
5.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57-2001, the climatological seasonal transition features of large-scale vertically integrated moisture transport (VIMT) in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region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of VIMT from winter to summer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mmertime "great moisture river" pattern (named the GMR pattern) and its eastward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climatological events which occurred in some "key periods", which include the occurrence of the notable southerly VIMT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 mid March, the activity of the low VIMT vortex around Sri Lanka in late April, and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mid May, among others. Howeve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ummer to win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exhibi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terly VIMT belt located in the tropical area, accompanied by some events occurring in "key periods". Further analyses disclose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s when viewed from the meridional migration of the westerly VIMT during the seasonal change proces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can be easi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long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it may also denote different form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31日至8月1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环境与资源管理部在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联合举办的第九期土地管理综合培训班。昆士兰环境与资源管理部组织专家对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特别是托伦斯登记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和全面地介绍。通过实地考察土地登记部门,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土地登记程序和方法。深感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对于改进我国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登记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澳洲850 hPa上空的变温和温度权重相结合的冷空气活动日数定义了澳洲冷空气活动指标(cold air index,CAI),据CAI分析了澳洲冷空气活动的季节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澳洲西南部地区是冷空气活动的关键区,5月其收缩于澳洲西南角,7月和8月其中心及影响范围均向北移动,主要分布区向澳洲东部伸展;整个冬季(6—8月)的澳洲冷空气活动没有显著的年际差异,而5—8月各月的冷空气活动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广西引种澳洲坚果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源  何燕 《广西气象》1999,20(4):43-45
根据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试种结果,从广西的气候条件出发,采用模糊相似优选比的方法,对广西引种澳洲坚果进行农业气候相似分析,得出广西引种澳洲坚果的气候并提出适宜种植区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1-2014年我国北方主要苹果产区7省(区) 17个市县的高酸苹果代表品种——澳洲青苹的取样资料,结合相应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影响高酸苹果主要品质构成因子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出汁率的气象因子及关键时段,建立了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从影响要素上来看,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苹果品质最主要的气象因子;从影响时段上看,成熟前7、8、9月最为关键。在高酸苹果的4个品质构成因素中,总酸含量与7月日照时数、9月日照时数及7-9月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而与1月平均气温、7-9月空气相对湿度、4-9月降水量、7月水热系数及4-9月水热系数呈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1月平均气温、9月空气相对湿度、5月降水量、9月降水量及9月水热系数呈正相关,而与8-9月日照时数、2月气温日较差及9月气温日较差呈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7月空气相对湿度、7月降水量、4月气温日较差、7月水热系数呈正相关,而与7月平均气温、9月平均气温、2月降水量及9月≥10℃有效积温呈负相关;出汁率与1月最高气温、4月日照时数及9月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5月空气相对湿度、4-9月降水量、4月水热系数及4-9月水热系数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酸苹果的农业气象指标鉴定、气候区划及产业规划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广西引种澳洲坚果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试种结果, 从广西的气候条件出发, 采用模糊相似优选比的方法, 对广西引种澳洲坚果进行农业气候相似分析, 得出广西引种澳洲坚果的气候依据并提出适宜种植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