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天文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讨论热层中氧原子与电子及中性粒子的碰撞,对氧原子在基态2P43P的精细结构能级上布居的影响。计算了750K和2000K两个热层模式的、夜间和白昼、140至400公里高度间的精细结构能级激发温度。计算中,采用了一系列3P1态的中性粒子碰撞去激发等效截面的假设值。基于Takao Tohmatsu由研究日气晖氧原子1302埃三重线相对强度提出的意见,得到各热层状态的激发温度下限值。  相似文献   
2.
初论湘南地区中酸性花岗岩类与有色金属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地区发育加里东、印支及燕山三期两类即转化型和混合型中酸性花岗岩,燕山期中-小型花岗岩类岩体为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母岩,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依据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成矿专属性与成矿岩体的氧原子饱和度有关,氧原子数与分子总数比大于1.98,表现为W,Sn及稀有金属;小于1.97多表现为Cu,Pb,Zn。同时,用热流体动力理论解释了本区矿体产出的偏向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氧配位的八面体及四面体的金属配合物中氧原子的价态变化及其酸碱性差异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X射线光电光谱(XPS)分别推导出了氧原子在碱及碱土铝酸盐、铬酸盐、高铁酸盐、钼酸盐及钨酸盐中的价态,随后对氧原子的价态及氧化物的酸碱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氧原子的价态在这两种配位构型的化合物中没有显著的差别,其酸碱性的不同在于四面体配位的金属化合物中O2p态在非成键和成键的电子密度中高价带的分裂。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08,(6):41-41
5月15日,“金星快车”首次在金星大气中发现羟基分子。羟基(Hydroxyl)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金星上的羟基分子被发现于金星的外层大气中,大约离金星表面100千米处。“金星快车”是通过羟基分子发出的红外辐射而发现它们的。金星高层大气中发射红外辐射的羟基分子带非常窄,只有10千米宽。通过观测金星大气的边缘,“金星快车”偶然发现了这条窄带。  相似文献   
5.
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硒和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爱华  王兵 《铀矿地质》1992,8(5):314-319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氧绿线强度剖面的半宽度与氧原子密度剖面的观测值,表明氧绿线强度与氧原子密度的关系,不是如Chapman机制所要求的J∞N3(O),而是J∞N2(O)。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利用6-31G*基组的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对[BO_3],[BO_4],[OB_2]等三个硼氧多面体进行平衡几何构型和振动光谱频率的计算,并与早先的6-31G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在分子轨道理论从头计算法中扩大使用的基组对计算结果的改进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阐明长英质隐爆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气热溶浸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文章对闽北570有赣南6722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的矿石矿物,蚀变围岩,基底岩石的氧,氢,硫,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主成矿期和矿后期有大气降水成分的外来水混合加入成矿流体;(2)蚀变流纹岩和蚀变花岗岩的水-岩氧原子质量比值(分别为0.21和0.26)为隐爆角砾碉的岩浆-外来水混合爆发模式提供了佐证;(3)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组分(CO3^-2 ,HCO3^-,HS^-等)主要来自壳幔深部。(4)成矿物质不仅与赋矿主岩(火山岩)有关,而且部分来自基底岩石(花岗岩和变质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