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西攀高速公路K151+180~650 m深挖路堑开挖失稳形成昔格达层内滑坡为例,总结了昔格达组泥岩与砂岩互层半成岩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开挖、场区构造影响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堑坡失稳的影响,以及开挖造成部分坡体沿层面失稳的机理。并对失稳堑坡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以及堑坡开挖失稳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强调了孔斜校正中的走向投影计算法,探讨了计算点在勘探线上偏离钻孔铅垂线长度△S 的计算,尤其对△S 正负号的确定作了详细的叙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使计算机用于孔斜校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了一个可考虑相位差作用和波浪边界层非对称性的瞬态理论模型和一个两相紊流模型共同研究非对称歪斜波引起的片流输沙现象。为了解速度偏度和加速度偏度对输沙通量和输沙率的贡献,两相流模型为理论模型提供了必要的相位超前、瞬时侵蚀深度和边界层的发展过程。理论模型研究显示了由速度偏度和加速度偏度引起的向岸阶段和离岸阶段的泥沙运动非对称性,解释了净输沙的产生原因。在以往的非对称歪斜波片流输沙研究中,净输沙的产生主要被归结于相位差作用。本文的研究则表明了非对称的边界层发展所产生的净流量和动床面效应在净输沙产生过程中的比相位差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钻孔岩心倾角仅用于计算岩煤层真厚度。为了能由此导出岩层真倾角更广泛的使用,作者查阅了相关书籍,未发现对岩心倾角概念以及其和真倾角间关系详细论述。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验证,发现岩心倾角与岩层真倾角是不同的概念且一般不相等,两角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得出了钻孔岩心倾角和岩层倾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和说明,为隐伏地区的地质勘查提供了直接的倾角参数,从而提高了钻孔资料的分析利用程度,对于正确分析煤岩层赋存状态与地质构造、提高地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川地块为例,通过构造分析和各地史时期翘倾状况变化规律的探讨,说明其扭动方向和吊筛式摆动变换方向是相反的,并用陀螺歪斜试验和简易数学分析证明了这种相反性是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规律性联系,最后阐明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