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招平断裂带南段,是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的中型金矿床。矿区内花岗岩类十分发育,类型多样,但是对这些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一直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对该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对该矿床4号、6号和12号矿脉出露的花岗质片麻岩、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质片麻岩年龄为709.1±4.1 Ma(6号脉),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64.1±1.9 Ma(4号脉),黑云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57.5±1.1 Ma(4号脉)和145.2±1.5 Ma(6号脉),花岗质伟晶岩年龄为146.5±0.7 Ma(12号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旧店金矿床存在新元古代、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期岩浆活动,其中晚侏罗世含石榴子石二长花岗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岩石圈由挤压向伸展转变阶段,均为S型花岗岩,它们既是该矿床的赋矿岩体,同时可能也是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2.
胶东旧店金矿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胶东旧店金矿床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成矿作用的研究,说明构造活动释放能量导致了金的活化,构造的分布和差异性所产生的能量不均匀性是金元素迁移、沉积的动因,是控制金矿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果 《矿产与地质》2008,22(4):322-325
分析了旧店矿区的各项地质特征,根据规模、蚀变、细脉标志等特征对1号脉的支脉提出了勘探建议,并对圈定矿体作了详细阐述,认为该支脉与1号脉同期形成并略显张性,上覆1号脉与支脉二者之间的细脉对该支脉的成矿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度旧店金矿区同成矿构造与金的富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旧店金矿区有金矿脉40余条,矿脉受不同方向的构造控制明显,依据不同方向的构造特征厘定出与金矿的富集关系,其中EW,NE向构造为成矿前期构造,NNE向构造为成矿期构造(即同成矿构造),NW向构造为成矿后期构造,而NNE向同成矿构造为金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金矿集区,其中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分布较为广泛,是最主要的金赋矿围岩。旧店金矿床位于胶北隆起与胶莱盆地的交界处,是招平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为其主要的赋矿岩体,对其岩石成因进行研究,可以为探究金成矿作用提供线索和约束。本文对旧店金矿床周围两处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0.1±1.1Ma、160.4±0.7Ma、161±0.4Ma和162.2±0.9Ma,表明旧店金矿床区域内在晚侏罗世存在较强的岩浆作用。εHf(t)值为-31.9~-20.8,二阶段Hf模式年龄(t2DM)为2996~2516Ma,表明其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同时二阶段Hf模式年龄(t2DM)与地幔物质加入和新生地壳产生的岩浆热事件相对应,因此旧店金矿床的围岩可能由古老镁铁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产生。研究认为二长...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中金矿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物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中主要金矿物为银金矿、自然金,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出,金银矿少量,自然金很少。金矿物赋存状态主要为裂隙金、包体金、晶隙金等,呈粒状、板状、针状产出,银金矿与石英、黄铁矿依存关系最为密切。旧店金矿金的成色集中在600~800之间,平均744.13,说明旧店金矿经历了中温成矿环境,且成矿时间较短,是以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7.
平度旧店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之胶北隆起区内,其赋矿围岩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据成矿物质沉淀时序可分为Ⅰ黄铁矿化-绢英岩化、Ⅱ石英-磁黄铁矿-中粗粒黄铁矿、Ⅲ石英-黄铁矿-微细粒黄铁矿、Ⅳ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Ⅴ石英-碳酸盐岩等5个成矿阶段,其中Ⅱ,Ⅲ,Ⅳ阶段为金的主要富集成矿阶段。该文在对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中黄铁矿和石英矿物标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成矿阶段,划分出5个时代的黄铁矿,即形成于黄铁绢英岩中的Ⅰ阶段黄铁矿、黄铁矿石英脉中的Ⅱ阶段黄铁矿、石英黄铁矿矿石中的Ⅲ阶段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矿石中的Ⅳ阶段黄铁矿和产于石英碳酸岩细脉中的Ⅴ阶段黄铁矿。黄铁矿晶形主要为{100},{210},{111}单晶形态,{100}+{210},{100}+{111}和{100}+{210}+{111}的聚形晶态,随着成矿阶段的变化,立方体出现率逐渐减小,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的聚形晶出现率则逐渐增加,直至晚期成矿阶段又有出现率高的立方体黄铁矿。旧店金矿在石英黄铁矿成矿阶段(Ⅲ阶段)中黄铁矿晶形以{100}+{210}为主,在多金属硫化物成矿阶段(Ⅳ阶段)中,黄铁矿晶形以{100}+{111}和{100}+{210}+{111}聚形为主,而在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黄铁矿晶形简单,以{100},{210},{111}单晶为主。对黄铁矿主成分的研究表明,成矿阶段黄铁矿表现为早期亏S、富Fe的特点,在主成矿阶段Ⅲ,Ⅳ阶段中,黄铁矿则表现富S、亏Fe的特点,反映了在多金属硫化物成矿阶段,不仅是金大量沉淀形成的时期,也是载金矿物黄铁矿快速富集沉淀的时期,说明富S、亏Fe的地球化学环境有利于金的沉淀。黄铁矿物理特征及石英标型亦佐证了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石英晶胞参数稍高,说明同波谱段反射率和晶胞参数的变化与金含量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1#脉为旧店金矿内最大的一条含金石英脉。在总结1#脉矿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其找矿标志等基础上,预测了其深部隐伏矿体。1#脉受长> 6 000 m、平均宽> 3 m 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矿体主要分布在控矿断裂构造宽大部位和在趋向上和倾向上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金矿体群主要分布在煌斑岩和闪长玢岩等脉岩集中分布部位。控矿断裂宽厚,强硅化和强绢英岩化并存,网脉状和细脉状石英脉发育以及闪长玢岩和煌斑岩类出现为矿脉深部出现隐伏矿体的地质标志。根据矿脉中1 000 多个地球化学原生晕样品研究结果,矿脉中As、Sb、Hg 元素组合异常属矿上晕异常,其强异常地段和强异常样品出现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根据这些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1#脉深部预测出4 个隐伏矿体靶区,现已对其中两个靶区进行了坑道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9.
旧店金矿区有金矿脉40余条,矿脉受不同方向的构造控制明显,依据不同方向的构造特征厘定出与金矿的富集关系,其中EW,NE向构造为成矿前期构造,NNE向构造为成矿期构造(即同成矿构造),NW向构造为成矿后期构造,而NNE向同成矿构造为金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苏旭亮 《江苏地质》2014,38(2):227-231
旧店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南端,矿田内矿床均受旧店帚状构造控制,分析该帚状构造特征认为,其主要受3期不同作用力叠加而成:侏罗纪晚期—早白垩纪早期(160~125 Ma),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NW向覆冲作用力,是平面具左旋特征的帚状构造主形成阶段;白垩纪中期(125~100 Ma),郯庐断裂的伸展与燕山期地幔热柱强力侵位作用造成了剖面上的帚状构造;白垩纪晚期(100~80 Ma),郯庐断裂全面拉伸对前期各构造改造阶段。该帚状构造内的NNE向东倾的压扭性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经主要矿床的深部验证证实,此类构造深部赋存较好的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