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2篇
  免费   792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测绘学   261篇
大气科学   973篇
地球物理   610篇
地质学   2703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45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人合一:古代中国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宣公是春秋时期(距今2600多年前)一位颇有作为的诸候,他在鲁国最早实行了"初税亩",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废公田划私有,百姓按亩纳税.这在当时是一划时代的进步,诞生了最初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
张之燊 《福建地质》1992,11(3):156-163
武夷山脉中段晚太古代宇宙尘赋存于上太古界天井坪组。粒度一般为0.15-0.2mm,最大0.32mm,最小0.042mm,形态呈单球体、不规则形或碎片状,以前者为主。在扫描电镜下表面具烧蚀、蜂巢状气印、气孔状、刺(瘤)突趁、晶洞及偏心双层等结构。宇宙尘由内核和熔壳组成;内核是自然铁(a-Fe),含Fe、Cr、Ni、Co等元素;熔壳是磁铁矿或方铁矿,除Fe外尚含Si、Al、Cr、Mn、S等元素:根据其结构、构造组成和物质成分的综合分析结果,并与国内文献资料进行对比,本区宇宙尘可能是铁陨石在大气中的消融物或在太空中的碎裂物。  相似文献   
3.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整合面,文章首次提出属事件沉积不整合面,并对其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献和书籍,对中国古代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古代气象灾害的一些基本事实、特点、时空分布,以及它们与历史时期冷暖变化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自然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太阳微波脉冲事件中原区加热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 ̄4')和高灵敏度(0.004sfu)特性的13.7m射电望远镜,在1.35cm(22GHz)波段上观测到的两个脉冲事件前的周期性脉动和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这种观测特征,可用源区局部区域的加热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