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科学进展》2003,21(1):77-77
中国海洋学会和所属军事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将于2003年下半年(具体时间另定)在青岛市联合举办“第二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军事海洋与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吉林,地处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区域经济较之沿海发展较缓的情况下,吉林的测绘事业却在韩来发局长的带领下,排除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的吉林省测绘局,测绘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测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生活环境优美舒适,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测绘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春佳节一过,记者便迎着瑞雪,踏上行程,前往吉林去探寻那跨越式发展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物探与化探》2005,29(2):178-178
由北京北方波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艾达天地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SRS24工程勘察地震仪,具有多道瞬态面波、浅层工程地震、地震映象、地脉动、桩基质检等多种勘探与检测功能;是一种轻便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在地矿、石油、化工、水电、交通、铁道、建筑、地震、煤田、冶金、核工业等领域的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工作中发挥作用,包括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调查、工程场地基础勘察、  相似文献   
4.
5.
《干旱区地理》2007,30(4):578-578
“新疆干旱区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课题启动会于2007年6月在新疆鸟鲁木齐召开,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吐尔逊主持,来自生态学、林学、地理学、水文水资源及管理等领域的11位专家出席了会议,项目负责人陈亚宁研究员分别就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苏州高新区规划部门以3S技术开发的图形管理软件为平台,通过对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编辑处理,开发构建了用地控制、市政专项规划、片区规划、图形资料、辅助资料五大信息系统,目前苏州高新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以逐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为目标。打造崭新的数字化新城区。  相似文献   
7.
《浙江测绘》1998,(1):F0002-F0002,F0003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是浙江省测绘局直属的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国家基础地图数字化生产以及各种专题信息系统建设的高新技术科技事业单位。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东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薛向欣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关于"含钛矿物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含钛矿物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研究理论水平高,研究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涉及的含钛矿物利用的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拓展和深化了含钛矿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对实现工业化整体利用含钛高炉渣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2023,(3):380-380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相似文献   
10.
当宛若片片“水泥森林”的幢幢高矮不一的楼房,把都市天空“挤窄”之时,都市和城镇的人们愈来愈明显地感到.他们应该拥有的绿色愈来愈少了.头顶天空的绿色亦愈来愈小了。由于绿色的缺乏,维持都市中的碳和氧的平衡遭到了破坏,大气的净化、噪声的降低、城市气候的调节亦遭到了破坏,人们的忧虑和不稳定情绪增加了。为此,人们掀起气势浩大的“绿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