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2206篇
海洋学   6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河南省小秦岭金矿田在钻探施工中,小口径金刚石钻头底唇胎体拉槽、推光头的现象和特征,全面地观察和剖析了发展规律及导致拉槽的过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认识,研究出了使用钻头的正确方法,拟供同类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长沙电力学院西区永久性锚拉挡墙施工实例,介绍喷锚(土钉墙)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关键点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侯书恩  常诚 《地质实验室》1996,12(3):135-138
将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电镀注保高含量组分分析。以空气-乙炔火焰次灵敏线测定镍,钴,锰,N2-O乙烯高温火焰测定硼,空气-乙炔火焰发射法测定钠,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96%-106%。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渤海湾盆地2000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盆地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大部分凹陷区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至150℃,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隆起或一些凸起地区,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东营组和孔店组地层也仍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还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区地层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自西向东变形强度减弱,地形上趋于夷平。该冲断带的形成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中新世和早(-中)更新世;相应地,该带可分为南、北两个"盆""山"亚系统,两者在地层记录、变形期次和变形机制上尚有若干差异。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除了受南天山的冲断和向南扩展引起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基底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化和膏盐层底辟的制约,前者以近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及其共轭发育的近北东向断层最为重要,后者既控制了秋里塔格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垂直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也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东西方向的变形分段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变形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和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旋挖钻机在花岗岩地层进行的硬岩钻进试验中钻头的使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试验中,在抗压强度为100 MPa的硬岩中钻进速度可达10~30 mm/min.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模糊性,提出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待评价金刚石钻头、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专家经验和工程实际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得到最优的金刚石钻头.用实例与模糊优化理论模型等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在巴音戈壁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钻探所遇到的复杂地质情况,研究试验了PDC钻头,在地浸砂岩铀矿钻探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制定总结了相应的钻进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