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洪洋  耿豪鹏  潘保田 《冰川冻土》2022,44(4):1347-1356
寒冻风化是冰缘地貌区及高寒山区的主要物理风化过程,其提供的风化碎屑物质是该区域崩塌等灾害性地貌过程的主要物质来源。由于寒冻风化对基岩的破碎是由温度控制的累积过程,过去温度变化对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间尺度的选取尚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选取祁连山北部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分析风化碎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不同时间尺度温度变化控制的平均寒冻风化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风化碎屑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万年尺度及十万年尺度平均寒冻风化强度的高值与风化碎屑边界存在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祁连山西段万年尺度平均寒冻风化强度的高值与风化碎屑边界的空间相关性优于十万年尺度。本研究同时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寒冻风化的作用区向高海拔区域移动,进而产生新的高风险灾害区域。本研究强调寒冻风化对灾害性地貌过程的调控作用,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灾害性地貌过程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成为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天山坡地冰缘地貌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 1985—1989年野外调查结果和定位重复观测资料可知,本区坡地冰缘地貌的分布特征为:1.各类坡地冰缘形态彼此具有成因联系;2.不同序次的冰缘地貌类型具有各自的时空分异;3.不同的坡地冰缘地貌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所转化。再则,本区风化以寒冻剥裂和寒冻楔入为主,呈现在时空和状态上为不可逆过程的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3.
循环冻融条件下安山岩和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青藏铁路块石护坡路基处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对用于青藏铁路护坡的两种主要岩石(花岗岩和安山岩)进行循环冻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岩石在经历了数次冻融循环后都出现了微细裂纹;声波监测表明,超声波速同冻融循环周期呈指数下降关系,显示了冻融循环对岩石风化的影响以及循环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的趋势.结果说明,花岗岩的冻融...  相似文献   
4.
<正>"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其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度一般200~500 m,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最暖的7月平均气温6~10℃,年均降水量50~300mm,寒冻风化与冻融活动等形成的冰缘地貌普遍,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最为发育地区。羌塘高原拥有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面积总合超过25 000 km2,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 km2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 920 km2)、色林错(1 640 km2)、扎日南木错(1 023 km2)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6日,是一个令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人民群众值得高兴的日子。十几年来威胁着玛多县花石峡镇周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镇北侧山麓的破碎危岩体,经省、州、县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危岩体正式开工被治理。玛多县花石峡镇位于青南巴颜喀拉山脉与鄂拉山之间的高原面上,镇北为托索湖谷地东侧一长梁状丘陵地形,丘陵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山坡坡度为40度。丘陵由二叠系灰白色块层状硬质灰岩构成,岩石受卸荷裂隙及寒冻风化作用的影响,已产生裂缝,裂缝宽40厘米,裂缝已上下贯通,岩石因底部破碎而形成危岩。危岩自西向东共有8处,总…  相似文献   
6.
基岩风化体现了构造与气候对地貌演化过程的共同作用。晚新生代的强烈构造抬升和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祁连山成为研究基岩风化与地貌演化过程的理想场所。借用施密特锤系统地研究了基岩回弹值(R)在黑河流域内不同海拔高度内的变化,结果显示流域平均的R值与侵蚀速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意味着R值可以作为风化强度空间变化的代用指标。研究区内各种岩石类型的R值变化相差不大,说明岩性对R值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将R值与气候因子和区域地形进行比较发现:气温、降水与NDVI对R值的影响较强;坡度与局地高差对R值影响较弱,高程与R值在海拔小于3 800 m时呈现负相关关系,在大于3 800 m时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极长城站区寒冻风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南极长城站区寒冻风化速率的观测和分析,结合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讨论了该区寒冻风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夏季风化速率为冬季的36-7.5倍;海拔较高的地方风化速率比海拔低的高1.28-3.35倍;壁朝向东、东南的风化强度比朝向北、北西的大2.6-16倍。低温年份的风化速度仅有高温年份的7.2%-16.6%,与世界其它冰缘区的风化速率对比,本区寒冻风化速率属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量测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崩落在公路上的寒冻风化碎屑,给出寒冻风化剥蚀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玉希莫勒盖达坂寒冻风化剥蚀率平均为0.0115m/a,哈希勒根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4m/a,冰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8m/a。对寒冻风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海拔、坡向、温度和降水、岩性构造及地形条件等。  相似文献   
9.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花岗岩坑穴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海拔1477m,在其山顶花岗岩表面发现大量直径几十厘米至1m左右、深度10cm至45cm的坑穴。经对60处坑穴的形态量测发现,坑穴主要发育在山坡的NE和SE一侧;坑穴积水后出水口流向亦主要朝向NE和SE。对岩石标本的偏光显微镜和X荧光光谱鉴定分析发现,该处基岩为易风化、泥化明显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该处年平均气温9.2oC,年降水量在1700mm以上,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会经历4个月日气温在0oC上下波动的冰缘作用期,雨雪水冻融交替对基岩的崩解作用明显。该处位于夏季台风雨迎风坡(NE和SE坡)一侧,暴雨常伴随有10级以上大风。现场常可见风力吹蚀带动坑穴中细岩屑对坑穴内壁产生加速旋转磨蚀作用。上述研究表明,该处花岗岩坑穴形成的主要动力成因首先是冰缘寒冻风化作用,暴雨和山顶大风的风力吹蚀加速了坑穴的形成。观察表明,此种作用目前仍在进行之中,风向的转变是造成坑穴出现多种形态的主要原因。由于此处海拔距雪线尚有1500m高差,即使在第四纪盛冰期也仅是接近雪线高度,且因山顶无积雪屯冰的低洼地形,因此,第四纪“冰臼”成因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