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洋四号船于1995年6月在南海北坡海山区进行了首次多波束地形地貌探测,获得了近1000km~2的测探资料。通过船上SGI和基地SUN工作站Sea View后处理软件系统对水深资料进行的资料质世评价、资料编辑处理和图件绘制,表明此次Sea Beam系统调查获得的北坡海山区全覆盖的地形资料精度高,水深测量误差小于±6.5m。绘制的各种一维、二维和三维成果图,不仅能精确地反映测区宏观地形地貌特征,而且也清晰地显示了区内复杂的微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2.
3.
庄博  刘玉琴  张建中 《新疆地质》2005,23(2):164-168
陈家庄凸起北坡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储集体.根据岩心、钻井和测井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分析、识别层序的主要界面,如层序界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等入手,对陈家庄凸起北坡古近系层序、准层序和体系域进行了划分.通过钻井层序分析与地震层序解释,在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本区发育的低位域水下扇、低位域复合扇、湖扩展体系域滨岸沉积和高位域三角洲沉积等,是进行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4.
天山北坡牧草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牧业气象试验站多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夏季土壤水分比较丰富,其随深度分布呈降水型;春季土壤水分含量最少,秋季次之,其随深度分布呈蒸发、降水型。旬土壤水分含量在牧草生长期呈两峰三谷型。  相似文献   
5.
以天山北坡头屯河流域为例,在对山区不同海拔的降水特征、侵蚀产沙情势以及河流水沙运移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就山区降水对河流水沙情势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以及月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降水对不同海拔的河流水沙情势的影响强度及相互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天山北坡中部沙湾地区两个坡面随海拔高度采集的雪岭云杉树芯样本,建立了13个树轮宽度年表。分析结果表明,2个坡面年表特征值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不同,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呈现规律性。高低海拔采样点在生长季前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相同,而在生长季则呈相反的响应。在生长季,高海拔采样点随海拔的升高,树轮宽度对气温的响应降低。不同坡面间受小生境的干扰较大,坡度较小的大鹿角湾高海拔采样点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而在坡度较大的石头沟高海拔采点则对降水有更明显的响应。沙湾树轮宽度年表对PDSI指数的响应与大尺度范围的树轮响应一致,即与PDSI呈正相关,低海拔区域响应最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在同一坡面树轮宽度年表的前3个主分量可以反映因海拔高度变化气候因子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2个坡面树轮宽度年表的第一主分量表征持续干旱对整个坡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地层区中的泥盆纪地层,开展剖面测量和区域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生物化石、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展开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泥盆纪地层由中下统大王顶组,中统黄羊滩组、落石沟组和上统天神达坂组组成,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除天神达坂组未获生物化石外,其他层位均获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新建大王顶组和黄羊滩组2个岩石地层单位,以及腕足类3个、珊瑚类1个、菊石类1个、三叶虫类1个,共计6个生物地层单位。全面系统厘定和完善了区内泥盆纪的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序列,黄羊滩组是重要的铜矿和石膏矿赋矿层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喀喇昆仑山地区泥盆纪地层研究程度,也为本区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分析提供了必要地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FNL及常规资料,对比分析了2010年2月22—24日(过程Ⅰ)和2015年12月10—13日(过程Ⅱ)天山北坡2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暴雪区上空θse锋区陡立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及次级环流是形成暴雪的主要机制。不同点是:过程Ⅰ暴雪产生在西西伯利亚低涡底部强锋区上,南北支短波槽汇合的区域,冷高压为西北路径;过程Ⅱ是乌拉尔山大槽东移北收,冷高压为偏西路径;2次过程在温压的时间演变上有显著的区别。在高低空配置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过程Ⅰ 500 hPa以下为暖平流,以上为冷平流,低层为暖湿结构;过程Ⅱ 700 hPa以下为冷平流,700—600 hPa为暖平流,低层有湿冷空气锲入。过程Ⅰ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上,锋区低层强,中高层弱;过程Ⅱ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中后部,锋区低层弱,中高层强。水汽输送和输入量及比湿过程Ⅰ大于过程Ⅱ。  相似文献   
9.
基于天山北坡西部温泉哈夏林区间隔100m海拔高度采集的雪岭云杉梯度样本的断面积生长量资料,分析该区域树木生态弹性变化。干旱事件是区域生态弹性最主要的干扰因子,高温事件也是干扰因子之一。干扰因子的强度会造成生态弹性梯度特征的变化。在极端干旱年份,哈夏林区梯度生长弹性特征最显著,即中高海拔为强抵抗力和弱恢复力,而低海拔则呈相反态势,并出现生长衰退现象。中旱事件时不同海拔均为强抵抗力和较强的恢复力。高温年份低海拔呈现弱抵抗力和弱恢复力。在发生持续干旱时,不同海拔高度的树木生长均受到遏制,但低海拔衰退强度大于高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树木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要强于中低海拔。  相似文献   
10.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