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物理技术在考古和方物保护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在古幕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古遗迹断代等方面,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文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以及查找古幕、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文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敦煌机场扩建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古墓不良地质体的勘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曲阳县田庄古墓项目建立数字档案为例,阐述如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物体的表面三维信息,以真实比例还原遗迹表象特征,为考古发掘提供了一种可依赖、可复制的新手段。而且,在成果的时效性、准确性、可用性方面所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湖北荆州八岭山地下埋藏有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对影响古墓保存条件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缺乏深入认识,因此,开展该保护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与分析十分必要。基于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和地球化学模拟,识别了八岭山古墓群保护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环境中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雨水经包气带入渗向下依次补给潜水、潜水-承压水、承压水,潜水-承压水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过程;地下水pH值范围为6.50~8.06,总体上为微酸性到弱碱性的水环境条件;水化学类型以Ca-HCO3型为主,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含量范围为149.30~608.56 mg/L,离子组分主要来源于水-岩相互作用;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以及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沉淀平衡和离子交换是八岭山古墓群保护区地下水水化学的主要控制过程;垂向渗滤是八岭山古墓群保护区地下水运移和影响古墓葬埋藏条件的一个重要形式,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水环境条件可能对古墓葬埋...  相似文献   
5.
古城西安,以其名胜古迹、艺术珍藏之丰硕著称于世。为了开发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在陕西省文物管理局组织下,几个单位分别用多种方法对一座位于西安曲江池的汉代古墓进行了非破坏性探测试验。这里,简介西安地质学院应用浅层地震方法探测古墓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故陵楚墓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故陵楚墓探测张立敏(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三峡库区内不但发现了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巴、楚文化交融的地方,许多历史考古问题有待通过地下文物的发掘来认...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和1984年,在成都市区附近先后发掘出了五代后蜀重臣张虔钊和孙汉韶的两座墓葬,这两座古墓的墓室均有明显变形,尤以张虔钊墓更为严重。与成都市区及近郊的另外两座五代时期的古墓对比研究后初步判定:张虔钊墓和孙汉韶墓的变形是“成都黏土”不均匀胀缩造成的,与地震无关。  相似文献   
8.
电阻率层析成像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水文、考古和地质等浅地表勘探领域的地球物理方法。为了增强电阻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应对复杂的地质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雅可比矩阵的不同电极阵列直流电阻率数据的加权联合反演算法,并以温纳和偶极-偶极电极阵列数据为例,在理论模型和古墓探测的野外实例中测试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加权联合反演结果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都优于单一电极阵列的反演结果,并在实例中缓解“U形”电极阵列的固有缺陷、减少反演模糊性、更好地约束墓室宽度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秀涵  张朋东 《测绘通报》2023,(12):174-177
古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古墓常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须进行数字化保护。由于古墓一般藏于地下,采用传统全站仪及RTK等测量手段进行地下数据采集通常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应用Trimble X12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了古墓点云数据的精准采集;然后通过三维建模真实还原了古墓的内外部真实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古墓的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古墓修复保护工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技术在古墓完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古墓的原理及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数据图像处理过程,通过对湖南西部某处古墓的完整性探测,表明探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