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西向基底卷入型冲断带,奥陶纪末和中二叠世末发生冲断。巴西断裂和塔参2井南断裂是海西期的正断层。塔里木古板块古生代的发育受邻侧的造山带演化制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奥陶纪末的冲断是继承基底构造发育的。塔中地区的近北西向断裂是晚寒武世的新生断裂,加里东运动可分为两幕:奥陶纪末的冲断(艾比湖运动)和晚志留-中泥盆世的冲断-走滑,后者向西明显减弱。塔里木西部的部分北西向断裂(如康西断裂)可归入塔中北西向断裂系。北东向的玛东断裂带是其西的向北(东)冲断的吐木休克断裂带与其东的向南偏东冲断的塔中8-1井——塔中5井断裂带之间的调节断层。  相似文献   
2.
详细的钻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内部和顶部发育多幕次的加里东期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内部牙形石带缺失、钻井放空和泥浆漏失、地震剖面上奥陶统反射波组底部上超和项部削截,以及溶洞充填方解石的Sr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加里东期岩溶储层主要受不整合面、断裂、岩性和古地貌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和滩相储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  相似文献   
3.
桂北三防地区韧性变形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三防地区发现韧性剪切带和韧性断裂层。其组成岩石是糜棱岩花岗岩,花岗质初糜棱岩,花岗质糜棱岩,千糜岩,花岗质糜棱岩构造标志指示运动学方向为由西向东向上递冲推覆性质。剪切带主要变形时代可能是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4.
闽浙赣加里东期构造格架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邓家瑞  张志平 《江西地质》1996,10(4):289-295
通过对前泥盆纪变质岩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闽浙赣边境加里东期主要由浙西-赣东北坳拉褶,浙闽-赣东隆起区和闽西南-赣南裂陷褶组成。  相似文献   
5.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天”“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近年在古生物对比、古地磁对比、火山岩岩石建造、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早古生代秦岭造山带的历史是岩石圈 经历小“开”小“合”的历史。“开”阶段的古地理格局是多岛小海盆,“合”的最终表现是出现加里东运动。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加里东期造山运动时空分布的新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华南地区加里东期造山运动,多认为发生于志留纪末。通过粤中及其邻区构造发展史的长期研究,我们认为其时空分布可分为三幕:第一幕发生于晚奥陶世末,称为台开运动,涉及闽粤大部分地区和赣中南,湘东南及桂东北地区,是广泛而强烈的一次运动。第二幕发生于中志留世末,称崇义震动,涉及湘中南,赣西和桂东北等地。第三幕发生于晚志留世末,称广西运动,涉及桂东南以外的广西境内,这三次运动在空间上形成了不同时期的造山带。第一  相似文献   
7.
田伟  魏春景 《中国科学D辑》2005,35(3):215-224
北秦岭存在一套低Al的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闪长岩系列岩石, 其形成时代在430~399 Ma之间, 并具有正εNd(t)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模拟计算表明, 它们由二郎坪群中的变拉斑玄武质岩石重熔而来, 不同残留相和熔融程度形成了不同岩石类型. 重熔过程残留相的热力学分析显示, 该岩石系列代表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过程, 表明存在加厚地壳的拉张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及周边地区加里东运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许淑梅  冯怀伟  李三忠  李萌 《岩石学报》2016,32(7):2137-2150
基于对贺兰山及周边地区下古生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物源分析、地层接触关系追踪、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残留地层分布、古生物组合及亲缘性分析,讨论了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和中祁连地块的亲缘关系,探讨了研究区加里东运动的幕次,认为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相互独立,俯冲造山特征建造不清晰,两者之间可能为转换型陆缘。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之间的加里东运动幕次清晰。加里东运动一幕发生在中-晚寒武世,香山群深水复理石沉积和张夏组浅水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呈拼合式接触,生物组合为亲华北-亲祁连混合型,彼时中祁连地块从Rodinia大陆裂离,逐步靠近阿拉善地块;加里东运动二幕发生在早-中奥陶世,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在全区稳定分布,与下伏香山群不整合接触,与阿不且亥组整合接触,生物相统一,生物组合为华北型,中祁连地块-阿拉善地块-华北地块平和成为一个统一的块体,整体为浅水台地沉积环境;加里东运动三幕发生在奥陶纪末,中-上奥陶统与泥盆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商丹洋闭合,扬子地块与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靠近,商丹缝合带南部的宽坪洋打开,导致研究区中、晚奥陶世亲华北-亲扬子混合型生物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
徐亚军  杜远生 《地球科学》2018,43(2):333-353
华南的广西运动被认为是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作用,然而触发陆内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广西运动形成了泥盆系与下伏岩石之间广泛的不整合面以及分布在局部地区的下古生界内部的多个不整合面.广西运动期间的构造热事件和古生物响应时间在460~380 Ma,时间上对应于奥陶系和泥盆系之间的多个不整合,而分布在华南南缘的寒武系和奥陶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郁南运动)仅与少量的530~480 Ma之间的变质事件相当,但是却同步于广泛分布在东冈瓦纳北缘的造山事件.华南南部寒武系-奥陶系不整合面上下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早古生代华南与印度北缘相连,而三亚地块在寒武纪是澳大利亚西缘的一部分,直到奥陶纪才与华南拼合,同步于冈瓦纳最终的聚合.郁南运动之后,华夏板块处于冈瓦纳内部,来自冈瓦纳东缘造山作用的应力向大陆内部传播,在具有弱流变学性质的南华盆地聚集,导致盆地构造反转,触发了广西运动.早古生代的华南经历了从板缘碰撞(郁南运动)到陆内造山(广西运动)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根贤  陈必河  郑正福  周超 《地质论评》2021,67(6):1557-1585
湖南兰多弗里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格局以桃江—白马山—苗儿山一线为界,其南东为华夏洋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周家溪组陆屑浊积深水盆地相,陆屑来自更南东的湘中南褶皱山地;其北西为扬子陆壳板块兰多弗里统鲁丹阶龙马溪组沉积洋盆,南东后缘是上陆棚相,北西前缘是下陆棚相,陆屑都由南东湘中南褶皱山地提供。至兰多弗里世埃隆期岩相古地理发生巨变:龙马溪组顶部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末即大约440.8±1.2 Ma时,发生华夏洋壳板块向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事件,华夏洋壳板块周家溪组本身褶皱造山为华夏褶皱山地,华夏洋壳板块洋盆关闭。同时华夏洋壳板块以A型俯冲形式下插到扬子陆壳板块之下,并使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崛起形成加里东期雪峰造山带。后者将扬子陆壳板块南东前缘牵引、挠曲和凹陷成华夏洋壳板块弧后前陆盆地,小河坝组是该弧后前陆盆地的沉积盖层,陆屑都由南东的雪峰造山带提供。该弧后前陆盆地沉积了三角洲相—滨海相的小河坝组,向北东、北西和南西方向相变为台地相石牛栏组,再向北西陕南紫阳相变为盆地相斑鸠关组。小河坝组两次采集的重砂样均出现蓝闪石,它是蓝闪石片岩标志矿物,蓝闪石片岩是确认加里东期华夏洋壳板块与扬子陆壳板块俯冲碰撞及形成雪峰造山带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