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522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保信息网络安全,从分析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的角度,探讨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详细论述了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需采取的多项防范措施,如抓紧建章立制、加强队伍建设、整合保密机构等,并指出了一条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依法管理轨道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基桩缺陷逐步能量恢复递推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正演计算,对不同桩周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波幅与反射波波幅的比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拟合出桩侧土为粘土、砂土、粉土条件下桩径变化程度与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在基桩存在多缺陷时,导出了缩颈与扩颈对下一个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值的影响系数,进而,提出了逐步能量恢复递推缺陷程度的理论与方法,在时间域中,实现了基桩存在多缺陷时的低应变动测缺陷量化分析。模型桩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缺陷量化分析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岭石的结构缺陷,杂质元素存在形式及热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依据应力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结合施工工艺和大量的检测结果对桩身浅部的断裂、裂缝、空洞、夹泥、桩头疏松等异常信号进行判别。指出了各种缺陷的典型特征及典型曲线。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桩身浅部的测试波形分析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用雷达观测资料改进MM5初始场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同时调整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并考虑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相协调的初始化方法,引进雷达资料改善MM5模式的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处理的初始场,显著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特别是甚短时(0~6h)降水的落区和量的预报准确率。其中调整热力学变量对改进降水落区预报比动力学变量的调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 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勘误说明     
正本刊2014年第3期537~550页发表的徐洪雄等的论文"台风韦森特对季风水汽流的"转运"效应及其对北京"7·21"暴雨的影响"一文的图6应改为如下彩图,在此特勘误说明。网络电子版中已经修改。  相似文献   
8.
基于BGM的暴雨集合预报初始扰动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增长模繁殖法(BGM)思想,采用AREM(新一代区域η坐标模式),研究了暴雨过程中,初始随机扰动在繁殖循环中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结果表明,初始扰动的演变决定于环流背景场的结构和大气中的湿物理过程。背景场不仅影响扰动的演变规律,而且决定了扰动发展的敏感区域。初始扰动随时间演变存在两个敏感区,一是背景场的大风速区,二是降水区附近。对流层高层,大风速区附近扰动得到最优发展;对流层中低层,扰动不仅沿大风速区发展,且与降水区配合较好。初始扰动发展的机理也有两种,一是大气湿物理过程引起的位势不稳定或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二是由风切变引起的大气动力不稳定。高层扰动的增长,以干大气的动力不稳定占优,中低层扰动的发展主要是湿物理过程的贡献,初始扰动在模式中的发展与降水的发展是同“源”的,有利于降水发展的环境也有利于初始扰动的发展,从而影响了降水的可预报性。所以利用暴雨预报模式制作集合预报时,BGM仍是可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初始剪应力作用下,土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动力特性。通过对汶川重塑粘土的循环三轴试验,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粘土动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破坏标准、初始剪应力和振动频率对饱和粘土动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应变破坏标准为应变值2.5%或转折应变能比较真实的反应土体破坏情况。通过引入地震荷载下土体等效破坏振次,计算得出了不同地震震级下饱和粘土动强度参数,从而为地震荷载作用下粘土地基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初始剪应力和振动频率对饱和粘土的动强度有显著影响。相同振动次数下,初始剪应力越大,土体达到破坏所需的动应力越小,动强度参数也越小,初始剪应力的存在降低了土体动强度。相同振动次数下,振动频率越高,土体达到破坏所需的动应力越大,动强度参数也越大,土体动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