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豫西甘山第四纪冰斗系统的发现及其与MIS的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东亚冷槽西壁冰川遗迹及其海拔梯度的过程中,发现了甘山冰斗系统与磨光面、擦痕、漂砾等冰川遗迹。进而对该冰斗系统进行成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冰斗系统的"冰斗环退"的形成方式。以此为基础,就甘山冰斗系统与MIS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甘山冰斗系统是以"冰斗环退"方式形成的,该冰斗环退系统完整展现了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过程,对研究冰期的雪线高程、环境演化规律、冰川作用的进退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冰斗环退"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对应的"冰斗环进"机制。冰斗环进代表了冰川作用由高向低推进过程,冰斗环退代表了冰川作用由低向高撤退过程。通过影像分析,初步将甘山冰斗系统划分四段,共解析出了50余套冰斗环,冰川作用的时代可追溯到2.56 Ma。根据冰斗的环进、环退特征,进而发现C28冰斗环所对应MIS56,也即1.60Ma,可能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过程中的冰进向冰退演化的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但冰川必然对山体进行冰蚀作用形成冰蚀地貌。为了分析我国东部中低山区的山体地貌是否具有冰蚀特征,该文选取了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冰蚀地貌的研究对象,通过宏观分析,除了由缩口、三角脊、残弧组成的冰斗系统外,还发现冰蚀作用过程存在避谷、吞脊、切壁、穿梁等特殊习性。分析认为冰蚀过程主要受制于雪线高程、积雪高程与坡向坡角三方面因素的控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东部的江西庐山、山东蒙山、大兴安岭主峰黄岗梁三个地区的山体地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山区的山体地貌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蚀地貌具有一致性。文章从冰蚀过程的角度确认了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从航片上观察点苍山冰川地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点苍山地区1:3.8万黑白航空像片,通过目视判读初步查明大理点苍山晚更新世冰川作用的特征,其冰蚀地貌主要沿北北西向主山脊线两侧分布,发现大小冰斗、冰盆和雪蚀洼地共约70处;冰斗冰湖、角峰和刃脊是其主要的冰蚀形态;根据冰斗分布高度、形态规模和后期的侵蚀破坏程度,将点苍山的古冰川作用划分为大小海子冰期、大理冰期I期和大理冰期Ⅱ期,它们的雪线高度分别为:3250-3550m、3700-3800m  相似文献   
4.
冰斗形态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岳天祥  艾南山 《冰川冻土》1990,12(3):227-234
  相似文献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分选环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耕年  刘岳峰 《冰川冻土》1993,15(3):474-480
  相似文献   
6.
川西螺髻山冰川侵蚀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定量分析发现影响该地区冰斗形态的因素有海洋性较强的气候,朝向北(极向),朝向东和较大的地形起伏四种。槽谷的横剖面可以公式化为Y=a·X~b,槽谷形态不对称由冰川差异侵蚀和冻融差异所致。发现两种冰川侵蚀裂痕,即挤压剪切裂痕和拉张剪切裂痕。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河源空冰斗径流增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空冰斗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大趋势明显,尤其是1996年以来径流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远大于前十几年的平均值。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河源区降水自1985年以来呈增加趋势,1996年以来降水明显增多;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7~1999年气温升高显,河源区处于一个明显的向暖湿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同时,冻土活动层内温度的升高,导致冻土活动层内地下冰和地下埋藏冰强烈消融,也是径流量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1934年,李四光来到江西庐山,看着眼前完美的U型谷、冰擦痕和冰臼,他彻底地被震撼了.这,就是存在了至少50万年的第四纪冰川啊.而在20世纪初,一些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绝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05,(7):50-50
“赤峰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项目取得进展。近日,内蒙古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副教授任晓辉特邀了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吕洪波教授一起对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鸽子洞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了古冰斗、刃脊、鼓丘等冰川遗迹,为中国北方第四纪大陆冰川增加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800m以上的空冰斗内发育有黑色富Mn型岩石漆。运用特征元素浓度线扫描对岩石漆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岩石漆与下伏基岩在成因上的关系;电镜扫描实验发现典型的葡萄状-半葡萄状一片状的表面微形态序列。实验结果显示,岩石漆的物质成分不可能来源于下伏基岩,而是外部米源;粘土矿物在岩石漆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岩石漆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溶蚀孔洞,可能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及河谷后峡地区工业生产造成的酸性污染物传递到河源区对岩石漆化学腐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