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免耕栽培的减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免耕的减灾效应,将免耕与传统稻作方法相结合组成常耕移栽、常耕抛秧、免耕移栽、免耕抛秧4个处理进行试验,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田保护性耕作能提高作物产量,降低部分生育期间水稻病虫害,抑制农田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具有减少风蚀、保墒、提前播种期等作用,近年来在北方干旱地区得到逐步推广。免耕播种机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机具,其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此,根据目前免耕播种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了2 BQM-6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实现了切茬、排茬、施肥、播种及覆土镇压等联合作业。在此基础上,对该免耕播种机重要部件开沟器进行了力学分析,寻找出了开沟器最容易疲劳失效的部位。  相似文献   
3.
玉林冬季免耕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及优质高产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林市主栽的马铃薯品种黑龙江K 3紫花,采用稻草免耕、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三种栽培措施分五次播种进行试验,表明,稻草免耕技术不但对地面温度、土壤湿度有很好调节功能,而且与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为11月30日的产量最高,播期为12月10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5.
6.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风蚀、水蚀治理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程。内蒙古的农耕地大部分处在干旱、半干旱的风沙区,每年吹走表土2~3cm,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国家和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其中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初见成效,但在紧缩的农耕地上如何保证农牧民的粮食生产,同时又要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它的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用定位试验结果,比较聚土免耕、早三熟、平作等耕作制对紫色土氮磷钾养分循环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紫色土养分主要通过作物收获输出,钾素淋失突出,聚土免耕养分输入量大,其中有机物料形式的氮、磷各为336.64kg/hm~2,48.48kg/hm~2,养分输入略大于支出.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田耕作模式的防风蚀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风洞实验,在5个风速下对6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风蚀速率、0~20 cm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平均降低20%~40%;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条件下土壤风蚀速率均随风速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增,但在传统耕作条件下递增较快;风速14 m·s^-1是荒漠绿洲农田土壤风蚀加剧转折点,当风速>14m·s^-1时保护性耕作下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明显降低;0~20 cm内,传统耕作和保护性耕作下输沙率与高度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关系,保护性耕作下0~4 cm输沙量和输沙量百分比(Q0~4/Q0~20)均低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是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立足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梳理总结了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特征。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各生物类群(微生物、线虫、跳虫、螨类及蚯蚓)的物种丰富度(1%~8%)、数量(25%~57%)和生物量(30%~50%),提高食物网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及各营养级间的连通性(14%~32%),促进土壤生物在固土蓄水、土壤碳固存、氮素高效利用以及稳定作物产量四方面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发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保护性耕作可有效利用土壤生物的功能潜力,实现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The impacts of no-tillage (NT) and moldboard plough (MP) managements on infiltration rate and preferential flow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a combined technique of double-ring device and dye tracer on a black soil (Mollisol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how tillage practices enhance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and preferential flow in favor of soil erosion control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s under NT management are 1.6 and 2.1 times as high as those under MP management in the 6th and 8th years of the tillage management in place, while the infiltrated water amounts under NT management are 1.4 and 2.0 times as high as those under MP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The depth of methylene blue penetrated into NT soil increases from 43 cm in the 6th year to 57 cm in the 8th year, which are 16 cm and 19 cm deeper than those in MP soi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morphologic image show that more biological macro-pores occur in NT soil than in MP soil. These macro-pores play a key role in enhancing preferential flow in NT soil, which in turn promotes water infiltration through preferential pathways in NT soil.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to policy-making in popularizing NT and have the implications for tillage management in regard to soil erosion control in black soil reg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