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756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antarctic sea ice was investigated upon five occasions between January 4 and February 15, 2003. The investigations included: (1) estimation of sea ice distribution by ship-based observations between the middle Weddell Sea and the Prydz Bay; (2) estimation of sea ice distribution by aerial photography in the Prydz Bay; (3) direct measurements of fast ice thickness and snow cover, as well as ice core sampling in Nella Fjord; (4) estimation of melting sea ice distribution near the Zhongshan Station; and (5) observation of sea ice early freeze near the Zhongshan Station. On average, sea ice covered 14.4% of the study area. The highest sea ice concentration (80%) was observed in the Weddell Sea. First-year ice was dominant (99.7%-99.8%). Sea ice distributions in the Prydz Bay were more variable due to complex inshore topography, proximity of the Larsemann Hills, and/or grounded icebergs.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landfast ice in NeUa Fjord was 169.5 cm. Wind-blown snow redistrib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ice thickness in Nella Fjord. Preliminary freezing of sea ice near the Zhongshan Station follows the first two phases of the pancake cycle.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实验,研究了吉林台水库爆破料在不同级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在一定击实功下爆破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细料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了爆破料在不同级配和不同围压下应力与应变的变化规律、轴向应变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及抗剪强度变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得出爆破料的抗剪强度随级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GAME-Tibet期间所取得的高分辩率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对青藏高原(主要是藏北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藏北高原4cm学深处土壤在10月份开始冻结,次年4-5月份开始消融,冻结持续时间长达5-7个月。冻结过程有利于土壤维持其水分,因此,在刚刚开始消融时土壤含水量仍然很高。从而为夏季风爆发前土壤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分打下了基础。指出土壤冻融过程可能在高原季节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攻克世界难题,在罕见的大面积高厚度软土地基上耗资600亿建成了一个“四小时交通圈”。  相似文献   
5.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就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维护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6.
7.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多事实证明,在地壳及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流体,它们以气体、液体、熔融体等形式存在于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处。这些流体的活动在地壳及岩石圈运动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地壳与岩石圈运动演化的全过程,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构造与流体作用的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期间体积降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姚学祥  徐晶 《气象学报》2004,62(6):803-813
针对 2 0 0 3年梅雨期淮河流域大水提出了体积降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在计算出淮河流域和其各子流域逐日和总体积降水量的基础上 ,将体积降水量与水文站的水位和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水位对累计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即时响应 ,流量对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延迟响应。另外 ,讨论了流域体积降水量的预报问题 ,用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产品 ,进行了流域体积降水量预报试验 ,并对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在目前天气预报水平条件下 ,利用数值天气预报和中央气象台业务预报产品制作体积降水量是可行的 ,能够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 ;而且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在预报体积降水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体积降水量的客观预报 ,为防汛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风沙流中沙粒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风洞内对与天然沙接近的石英沙风沙流沙颗粒浓度沿高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对 3种不同轴线风速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中沙粒浓度沿水平方向基本不变,而随高度呈指数衰减,而且其衰减速率与风速密切相关。风速越大,衰减速率越慢;风速越小,衰减速率越快。风沙运动一旦发生时,靠近沙床表面的沙粒浓度随风速变化很小,可以认为趋于稳定,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