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淮北地区井灌建设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莲  赵家良 《地下水》2002,24(4):238-239,256
本文针对安徽省淮北地区近10余年来井灌面积以每年2.67-3.33万hm^2的速度递增,新打农用机井每年也以5000-8000眼的速度发展之趋势,就井灌建设及其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争议性问题,提出了较具体地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白丹 《地下水》1993,15(4):164-166
根据井灌区低压输水管道灌溉的特点,以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低压输水管优化设计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3.
刘立明 《地下水》1995,17(1):42-42,41
据统计,截止1993年底,陕西省共有机井约14.37万眼,总装机容量101.3万kW,年提取地下水20.42亿m~3,其中直接为农业提供水量14.27亿m~3,发展井灌面积703.3万亩。然而,目前的机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短缺,基础工作薄弱,行业管理不善等。为此,本文似就全省“九五”机井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武祥  魏小抗 《地下水》1995,17(3):112-113
机井做为农田灌溉设施的一部分,在抗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旱塬地面水源短缺地区,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加上机井本身小巧、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加上国家机井投资逐年减少,大多机井进入更新的改造期,如何巩固井灌成果,使机井形成良性循环,效益得到长期发挥是摆在各级水利部门面前的严峻问题之一。澄城县赵庄井灌区发展井旁经济小区,使井灌区产生了新的生机,机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91,13(1):28-30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搞好井灌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重点做好机井的恢复配套、节水灌溉、管理使用和井队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做法是:一、抓机井的恢复配套提高井灌效益徐州地处淮北,地面水源严重不足,是我省发展井灌的重点地区,全省5.5万眼机井有4.3万眼分布在徐州市所属的六个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的抗旱,暴露出机井作用在下降,全市井灌面积由1982年的252万亩下降到1985年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中水利配套资金约占项目投资的50%,但常在水利配套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井灌规划的原则分析,提出了土地开发管理工程项目中机井规划的基本方法:机井深度的确定方法、机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和井位的确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在汇水坑渗、井灌和引水渠渗条件下,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地表积水深度、入渗时间有关,而且还与汇水总量的多少有关。单位时间渗漏量的大小与地表蓄水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地表蓄水深度愈大,单位时间渗漏量愈大;累计渗漏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渗漏速率随着累计渗漏量的增加而减小。采用井灌方式进行地下调蓄的关键,是选择具有强渗透性的层位。  相似文献   
8.
温季  刘德邻 《地下水》1991,13(2):97-99
本文针对井泵管灌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将井泵、管道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考虑,建立了目标函数,然后通过试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可得到经济效益最大时的最佳出水量、经济管径和最佳降深,从而选择合理的泵型和管径。  相似文献   
9.
汪家权  张元禧 《地下水》1990,12(2):94-98
本文针对常规运行和控制运行两种调节运用方式,以多年平均净灌溉效益最高为目标,分别讨论已建纯井灌区优化管理模型及拟建纯井灌区优化规划模型,从而确定其最佳方案。并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对不同运行方式的优化模型计算成果进行了对比和讨论,认为,控制运行方式无论在开采量和保证率方面,均优于常规运行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补充地下水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波  陈平  路印柱 《地下水》2001,23(1):46-47
发展井灌与保持地下水采补平衡,一靠节水,二靠回灌。本文就改进耕作方式,采用科学种田新方法,利用雨季增加雨水回灌量。为补充地下水,使井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