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鹏云  陈晓国  张峰 《岩土力学》2012,33(Z1):223-228
假定桩土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模型,分析T型刚性桩荷载传递机制,建立桩及桩帽下土体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侧摩阻力与深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方程近似解法,推导出相应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桩顶沉降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所得结果能够出反映T型桩荷载传递性状规律,即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桩身侧摩阻力随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桩土应力比与荷载有关。文中方法的计算值更接近于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余闯  刘松玉 《岩土力学》2005,26(Z1):133-136
在分析单桩桩侧土工作性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桩侧土软化效应的荷载传递函数,分析了模型曲线随其中2个参数a和 b的变化规律。将该传递函数应用于单桩性状的分析,与采用常规的双曲线型传递函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计算出来的单桩承载力更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3.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基于弹性理论和合理假定,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建立了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沉降及其轴向应力、桩帽下土体竖向位移及其竖向应力、桩帽间土体竖向位移及其竖向应力、桩身侧摩阻力、桩帽边缘土体之间的侧摩阻力与荷载水平、深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推导出相应地解析表达式。利用桩体荷载沉降关系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的一般力学性状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向军 《岩土力学》2015,36(Z2):321-326
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4组桩侧注浆抗拔桩的现场试桩试验,得到了各试桩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w曲线)。首先,对前述现场试桩试验得到的?-w曲线以及文献[1]中通过桩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得到的?-w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参数为各土层极限侧摩阻力?ult及其相应的临界桩土相对位移wult;然后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归一化后的各土层?/?ult-w/wult曲线,得到一个统一的?/?ult-w/wult函数关系式;最后,将该双曲线函数应用到荷载传递法中,用于分析预测桩侧注浆抗拔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可求得桩侧注浆抗拔桩桩身各处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通过工程案例的验证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工程案例实测值较接近,在上海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荷载分层传递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西交通广场"工程现场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在成层土中的荷载传递特性。本工程试桩已加载至破坏,对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能为深入研究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提供有价值的工程参考。本次试验结果表明:1)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所占比例较低,荷载-沉降关系为陡降型,存在明显拐点;2)桩侧与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且相互影响,而上下土层侧阻力系先后发挥至极限;3)根据试桩实测数据,土层埋深对桩周具有相似物理力学性质土层的侧摩阻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PCC单桩性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C桩是一种获得专利的新型桩,对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尚无先例。通过自行研制的加载系统和量测系统装置,对单桩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其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得到了桩顶的P-S曲线与桩周土压力分布曲线,其结果与荷载传递函数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可回收式锚杆抗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有师  刘汉龙  龚医军 《岩土力学》2010,31(6):1813-1816
为了研究可回收式锚杆的锚固机制,结合实际边坡加固工程进行了不同长度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得到可回收式锚杆的p-s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可回收式锚杆属于压力型锚杆,能较好地发挥锚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承载力较高,防腐性能好,回收方便;该锚杆存在着一个临界长度,当锚固长度超过其临界长度时,再增加锚固长度对锚杆抗拔力的提高作用不大;该锚杆杆体在回收后不造成地下空间的污染,尤其适用于临时性和短期工程加固。试验验证了该锚杆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该锚杆今后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An exact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a thin-walled pile embedded in an elastic half-space under vertically-incident P-wave excit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three-dimensional elastodynamics and a shell theory, the axisymmetrical wave-scattering problem is shown to be reducible to a set of Fredholm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sing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induced contact load distributions into the solution scheme, a computational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a rigorous treatment of the seis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 Typical results for the dynamic contact load distributions, displacements, complex-valued foundation input motion functions, and resonant pile foundation response are included for direc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
利用成层土中剪切变形传递法分析单桩的坚向承载特性和沉降特性,经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结果比较分析,证明剪切变形传递法,在用于计算设计荷载范围内的单桩桩身内力和沉降方面具有很好的精度。故在无现场静载荷试验的条件,剪切变形传递法可作为分析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桩周土体阻力发挥过程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桩体弹性模量对于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机制。低弹性模量桩身压缩是桩顶位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桩身压缩对桩的荷载传递影响很大。在复合地基中常用的低刚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应当考虑桩身压缩的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影响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桩体弹性模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桩体弹性模量大于此值时,可以忽略桩体弹性模量对桩体负摩阻力性状的影响;桩体弹性模量小于此值时,桩身压缩变形增大,会造成中性点位置上移,桩身中最大附加应力降低。这些变化随着桩体弹性模量的降低而加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