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了在工业现场中各种干扰对微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并在系统设计上提出了抗干扰的具体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平  杨周胜  陈京  杨星 《地震研究》2003,26(3):239-243
讨论了地震台站数据采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电磁干扰类型,以及抑制干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论述了信号通道、滤波器使用和浮置技术措施以及接地技术在抗干扰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7-09太阳耀斑爆发期间、2018-08地磁暴及高能电子暴期间、2017-08九寨沟地震期间电离层模型及格网电离层数据,分析电离层异常对北斗系统电离层模型修正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格网点电离层信息的抗扰动能力。结果表明,太阳耀斑、地磁暴、高能电子暴以及地震均对电离层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离层异常期间北斗系统电离层模型修正精度普遍降低,修正率下降30%~60%,抗扰动能力较差;格网点电离层信息修正精度基本未受影响,抗扰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的可拓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合理规划开采强度,是保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煤矿区地质环境的抗扰动能力取决于构造介质、构造形态、构造界面、构造应力等构造环境要素,而且受地下水影响。由此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即有定量体现的指标,又包含定性描述的指标。对地质环境的抗扰动能力进行分级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模糊模式识别问题。应用以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论为核心的可拓学理论评价方法,将矛盾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将定性结论进行量化表达,为准确地评价煤矿区地质环境的抗扰动能力探索出一条比较理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