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205篇
地质学   66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2.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地壳运动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石油地质勘探的最新资料和元-济人工地震地壳测深剖面相应地段重新解释的结果,分析了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研究结果表明,7.2级地震震中位于束鹿断陷盆地南部次凹的东缘,该次凹发育在由新河断裂等4条缓倾铲形正断裂分制围限地台盖层而成的“斛”状构造块体上,块体之下的地壳中存在两条倾向相反的高角度断裂;地震与断陷主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7.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不是单一的缓倾铲形新河断裂或其下方的高角度的F_3断裂和深部的东断裂,而是它们的组合,且高角度断裂是发震断裂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Autochthonous red algal structures known as coralligène de plateau occur in the modern warm‐temperate Mediterranean Sea at water depths from 20 to 120 m, but fossil counterparts are not so well‐known. This study describes, from an uplifted coastal section at Plimiri on the island of Rhodes, a 450 m long by 10 m thick Late Pleistocene red algal reef (Coralligène Facies), interpreted as being a coralligène de plateau, and its associated deposits. The Coralligène Facies, constructed mainly by Lithophyllum and Titanoderma, sits unconformably upon the Plio‐Pleistocene Rhodes Formation and is overlain by a Maerl Facies (2 m), a Mixed Siliciclastic‐Carbonate Facies (0·2 m) and an Aeolian Sand Facies (2·5 m). The three calcareous facies, of Heterozoan character, are correlated with established members in the Lindos Acropolis Formation in the north of the island, while the aeolian facies is assigned to the new Plimiri Aeolianite Formation.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mixed siliciclastic‐carbonate temperate water deposits involved consideration of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siliciclastic shelf and tropical carbonate shelf models, such as vertical grain‐size trends and the stratigraphic position of zooxanthellate coral growths. Integration of these results with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dates of bivalve shells indicates that the Coralligène Facies was deposited during Marine Isotope Stage 6 to 5e transgressive event (ca 135 to 120 ka), in water depths of 20 to 50 m, and the overlying Maerl Facies was deposited during regression from Marine Isotope Stage 5e to 5d (ca 120 to 110 ka), at water depths of 25 to 40 m. The capping Aeolian Sand Facies, involving dual terrestrial subunits, is interpreted as having formed during each of the glacial intervals Marine Isotope Stages 4 (71 to 59 ka) and 2 (24 to 12 ka), with soil formation during the subsequent interglacial periods of Marine Isotope Stages 3 and 1, respectively. Accumulation rates of about 0·7 mm year?1 are estimated for the Coralligène Facies and minimum accumulation rates of 0·2 mm year?1 are estimated for the Maerl Facies. The existence of older red algal reefs in the Plimiri region during at least Marine Isotope Stages 7 (245 to 186 ka) and 9 (339 to 303 ka) is inferred from the occurrence of reworked coralligène‐type lithoclasts in the basal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from the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ages of transported bivalve shells.  相似文献   
5.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映秀(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8级大地震,而后发生万余次余震,其最大震级为6.4级.此次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地震.通过构造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是构造地震,主要受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活动控制.它是一种板内地震,其动力来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成都平原处于稳定地块中,尽管离震中较近,然受地震的影响有限,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快速提取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泥石流滑坡灾害体特有的物质组成与活动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不同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利用ETM+的穗帽变换、影像差值增强、密度分割和掩膜技术建立了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快速提取模型,并用于汶川地震.通过灾害体的提取,分析了本次地震山地次生灾害的分布规律,利用空间叠加进行了成因的分析.本次地震山地灾害具有如下特点:(1)沿主要地表破裂带分布;(2)山地灾害主要出现在8度-9度地震烈度区,随着烈度的降低,山地灾害的总面积也相应的减少;(3)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1000-2500m的地带;(4)主要发生在坡度20°-50°之间的边坡上;(5)地震及余震期间以崩塌滑坡滚石为主,后期以泥石流滑坡为主;(6)具有河流左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等特点.结果表明,利用ETM+影像建立基于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的快速提取模型,对于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提取效果较好,进行大区域山地灾害的遥感快速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立即采用"赛斯纳"高空遥感飞机,携带高清晰彩色数码相机及先进的POS系统,迅速获取了重灾区的航摄图像数据。本文以震中附近的映秀镇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了以该高质量航摄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快速进行震后重灾区灾情及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新的活动性,目前成都盆地不存在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古流向测定,室内砂岩的骨架矿物、重矿物组合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以线状或点状物源为特征的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盆地由快速拗陷转入逆冲负荷沉降期间。长8沉积期盆地西南部的古水流与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其次为西北和东南方向。长6油层组沉积期,盆地内部底床下沉作用减缓,湖盆开始收缩,湖盆西岸除北部有少量扇三角洲沉积外,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盆地东北部与东部的沉积作用大大加强,致使在盆地东部形成一系列大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至盆地西南部相变为半深湖-深湖相与浊流相沉积。长6沉积期古水流除来自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外.还有来自北东和正东方向的次要物源,它们在盆地西南部悦乐-玄马-板桥-固城-合水-带汇合,使该地带成为混合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