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system for displaying tidal currents in an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the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IHO). The tidal current fields can be displayed in real time on the 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 and several options and functions for updating and zooming have been designed. The current fields are calculated from a data base with the harmonic constants for the four major tidal constituents. The harmonic constants are obtained from a high resolution numerical model with horizontal grid resolution of 100 m. The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sea level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The depth matrix for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model domain was calculated from data from multibeam bathymetric surveys.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f the implementation is given for Trondheimsleia, a part of the main sailing route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Norway.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岛屿综合的内容和原则。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数字海洋地图无缝拼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数字海洋地图的现状出发,针对数字海洋地图由分幅存储方式带来的叠幅(图幅间存在重叠区域)和缝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拼接的算法。算法可去除图幅之间的重叠区域,并且可以有效去除由分幅导致的缝隙,将多个图幅的图层要素拼接为物理无缝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Mapgis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讨论了Mapgis的主要功能,重点阐述了Mapgis的地质制图技术、空间分析技术以及二次开发能力在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并举例论述之。Mapgis的地质制图技术将纷繁复杂的传统地质制图过程简化,而且美观精确;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综合制作出各种图形和图象文件,方便分析;地质工作者也可以运用Mapgis的二次开发能力来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编写地质勘查报告都必须包括技术经济评价章节。但我国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评价方法和基本概念还不够统一。通过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总现值、销售成本、经营成本等参数的研究认为,矿床技术经济评价要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福建及台湾海峡地震预警工程架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及台湾海峡是海陆板块碰撞到板内地震活动过渡带 ,东侧毗邻台湾板缘地震带 ,西侧为福建内陆板内地震活动区。这是得天独厚的观测研究大陆边缘地震构造带强震活动及板块动力学的良好地域。当前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时期 ,为防御地震造成社会灾害 ,实现以人为本 ,防患于未然 ,势必需要建构一个实用化的地震预警工程及其机制。本文即是在对福建及台湾海峡近 30多年以来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应用现代空间技术、数字地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架构地震预警工程与机制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9210工程”和MICAPS系统的资料自动存储、整理、检索和历史天气图分析业务系统——基于MICAPS系统的数字化天气图及常规气象资料检索分析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系统高度自动化、设计友好的功能和在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蒋辉 《现代测绘》2004,27(5):46-48
通过分析地图扫描数字化的误差因素.运用质量控制图评价学生实验数据质量,能够直观地对学生实验数据做出判断,同时也能比较各个实验小组及班级之间总体实验水平,及时发现实验准备工作中及实验方法本身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7类暴雨异常环流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钱维宏  蒋宁  杜钧 《气象》2016,42(6):674-68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瞬变扰动天气图上的扰动场天气系统对区域暴雨的落区指示能力强于传统天气图上的总场天气系统。为供预报员在业务预报中参考,本文划分1998年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41日次区域暴雨为7类扰动场天气系统。与区域暴雨相联系的7类异常环流型分别是:华南切变线、华南涡旋、华南倒槽、长江切变线与槽、沿江涡旋、华北涡旋和东北涡旋。无论是在对流层的垂直剖面上,还是在850 hPa水平分布上,扰动天气图上位势高度低值和风扰动辐合处并配合大的水汽扰动对应有区域暴雨,而传统天气图上的低值系统和高水汽区与暴雨之间存在位置上的偏移。由此建议,用实况大气变量和中期数值模式产品绘制扰动天气图有助于预报员确定区域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10.
Since the advent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perform hydrographic survey reductions through the ellipsoid,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simplify operations and improve bathymetric products. This technique requires a spatially continuous separation surface connecting chart datum (CD) to a geodetic ellipsoid. The Canadian Hydrographic Service (CHS), with support from the Canadian Geodetic Survey, has developed a new suite of such surfaces, termed Hydrographic Vertical Separations Surfaces, or HyVSEPs, for CD and seven tidal levels. They captur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tidal datum and levels between tide gauges and offshore using semiempirical models coupling observations at tide stations with relative sea-level rise estimates, dynamic ocean model solutions, satellite altimetry, and a geoid model. HyVSEPs are available for all tidal waters of Canada, covering over seven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of ocean and more than 200,000 kilometers of shoreline. This documen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HS's modeling approach, tool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The HyVSEP for CD defines the new hydrographic datum for the tidal waters of Canada. HyVSEPs for other tidal levels are fundamental for coastal studie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Canadian shoreline and offshore boundaries. HyVSEPs for inland waters are not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