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1042篇
地质学   995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3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南海波高熵和风速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速的统计分布,给出了有因次风速熵和无因次风速熵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使用GEOSAT高度计1986年11月-1989年2月的有效波高和风速的资料,计算,分析了南海海域上的波高熵,风速熵,给出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随机量的无因次熵,即随机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 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 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 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给出了模糊代数系的统一定义和一个代数系上的模糊子集是模糊子代数的充要条件。本文是以上结果的继续,给出了一个模糊子代数系是模糊理想的统一定义和充要条件,是诸文献上模糊正规子群,环的模糊理想等概念的统一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种类的多样性与其所处的复杂地质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文章选用了地震活动、活动断裂、地壳升降运动、软土地基、地面塌陷以及冲、淤积等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内17个小区作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属于轻灾害区,只有滨海沿岸地区属于较重灾害区。  相似文献   
6.
Seismic potential of Southern Italy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To improve estimates of the long-term average seismic potential of the slowly straining South Central Mediterranean plate boundary zone, we integrate constraints on tectonic style and deformation rates from geodetic and geologic data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from seismicity catalogs. We express seismic potential (long-term average earthquake recurrence rates as a function of magnitude) in the form of truncated Gutenberg–Richter distributions for seven seismotectonic source zones. Seismic coupling seems to be large or even complete in most zones. An exception is the southern Tyrrhenian thrust zone, where most of the African–European convergence is accommodated. Here aseismic deformation is estimated to range from at least 25% along the western part to almost 100% aseismic slip around the Aeolian Islands. Even so, seismic potential of this zone has previously been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due to the low levels of recorded past seismicity. By contrast, the series of 19 M6–7 earthquakes that hit Calabria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y released tectonic strain rates accumulated over time spans up to several times the catalog duration, and seismic potential is revised downward. The southern Tyrrhenian thrust zone and the extensional Calabrian faults, as well as the northeastern Sicilian transtensional zone between them (which includes the Messina Straits, where a destructive M7 event occurred in 1908), all have a similar seismic potential with minimum recurrence times of M ≥ 6.5 of 150–220 years. This potential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outhern Apennines (M ≥ 6.5 recurring every 60 to 140 years), but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eastern Sicily (minimum M ≥ 6.5 recurrence times of 400 years). The high seismicity levels recorded in southeastern Sicily indicate some clustering and are most compatible with a tectonic scenario where the Ionian deforms internally, and motions at the Calabrian Trench are small. The estimated seismic potential for the Calabrian Trench and Central and Western Sicily are the lowest (minimum M ≥ 6.5 recurrence times of 550–800 years). Most zones are probably capable of generating earthquakes up to magnitudes 7–7.5, with the exception of Central and Western Sicily where maximum events sizes most likely do not exceed 7.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在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坡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其防护工作的程度。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对整个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极为重要。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众多,判断其稳定与否应考虑各因素的综合效果。论文运用模糊理论中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某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评判因素集及单因素评判矩阵,运用专家评判法和判断矩阵法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多层次模糊评判得到该边坡的稳定性评判结果。研究证明,该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判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矢量数字地图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陈星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4):278-280
研究和确定了矢量数字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估因子和评估标准,介绍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和做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9.
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方法油气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系统与综合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异常形成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在参数的优化组合及异常的求取上尚有诸多不足。针对后一种情况,选择松辽盆地东岭构造作为实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选取低能吸附烃、放射性测氡及土壤热释光三类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分别计算了综合指标MAE与MAC及组合熵,然后对各值采用泛克里格法求取异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研究应从异常形成的机理入手,建立三维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油气预测模式,以提高油气预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北部至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 4 .0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得出其特征为异常增强—异常平静—信号地震的结论 ,认为该区某些 4 .0级地震活动似可作为某些中强地震的前兆地震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