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名古屋大学4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5年1月对对分子云ORION-IL区域的CH3CNJk=6k-5k谱线进行了观测,得到了该区域的5点的谱线。该谱线的观测为青海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又一条可供观测的分子谱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10m射电望远镜在2lcm波段上观测到的一次尖峰辐射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在5629活动区(S16W109),它伴随了X2·9/SF耀斑及边缘耀斑环,并且有质子流量的上升和一次罕见的地磁场突然反相脉冲与之对应.我们从耀斑环的Hβ照片可以看出,在尖峰辐射发生前,原先存在的耀斑环的顶部开始变亮,而尖峰开始后环顶亮度达到极大,说明这次尖峰辐射与耀斑环顶部增亮有关,辐射很可能来自环顶.从尖峰事件的时间轮廓得到的FFT功率谱表明存在150ms的准周期脉动.按照Mclean等人的模型,即脉动是由俘获在磁通管内的电子的径向振荡引起,可以推断,这次尖峰辐射与Fermi机制激发快速电子有关,且尖峰的发生需要被俘获的电子.此外,我们将这次尖峰事件分解为几百个元耀斑爆发(EFB),并且讨论了这些EFB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4.
The δ Scuti star ctalogue is used to derive the observational locations of such stars on the HR diagram.The theor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instability strips are compared to check the theoretical red edge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nonlocal time-dependent convection theory.The observational instability strip almost overlaps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but the observed blue and red envelopes are hotter overlaps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but the observed blue and red envelopes are hotter than the theoretical edges.The distribution of δ Scuti stars in the pulsation strip is not uniform.  相似文献   
5.
末次冰期之后 ,海平面在融水脉动 (MWP)1a期间急剧上升 (<2 90~ 50 0a上升了 1 3 5~2 4m)。伴随波令暖期 ,北半球的大气温度在末次冰消期的几十年中至少上升了 5℃ ,MWP1a表示过去 2 5ka中地球气候历史中的最剧烈事件 ,其精确年代的确定对于理解末次冰消期中出现的海洋学、冰川学和气候学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 ,科学家对MWP 1a的绝对年龄和它与波令暖期的关系仍然争论不休。按照Bard等 (1 996)提供的已被广泛接受的年代学和相关性 ,1 4ka左右的MWP 1a对应着老仙女木时期 ,即波令暖期之后的第 1个大的寒冷事件 ,这暗示着由于淡水的…  相似文献   
6.
以1,4—苯二酚和不同的短链脂肪酸为基本原料,经溴代、加成、形成酰卤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溴化脂肪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的碳、氢、溴等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gutD)两端序列设计引物,以假单胞杆菌(Pseudonmonas XM)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克隆gutD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得到的gutD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1后检测其蛋白表达及菌株生长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孙凌  张杰 《海洋学报》2007,29(3):137-145
卫星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不仅受到大气中分子和气溶胶散射的影响,还受到气体分子吸收的影响.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水色遥感,吸收气体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氧气,因此若传感器的光谱范围包含了这些气体的吸收波段,则应该在数据处理——计算瑞利、气溶胶反射率和透过率时予以考虑.波段光谱宽度为20 nm(两个近红外波段为40nm)的SeaWiFS在数据处理时主要考虑了臭氧和水汽的影响,并在计算气溶胶反射率时对受氧气吸收影响的波段进行了单独修正[1].由于“HY-1A”CCD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宽度均超过100 nm,覆盖了三种主要吸收气体的部分吸收线,因此它受到的气体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9.
深水中波浪与弱流对结构物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腾斌 《海洋学报》1996,18(5):117-127
对于深水中波浪和弱流对三维结构物的作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阶边界元应用的新的积分方程.基于小流速下格林函数和速度势的摄动展开,本方法避免了移动脉动源的计算,并将未知量限制在物体表面上,使计算速度大为提高,高阶边界元中的不同类型的柯西主值积分,分别采用间接和直接方法加以计算.  相似文献   
10.
用m-氨基苯甲酸作原料,经溴代、重氮化、还原脱氨、酰氯化和酯化反应等步骤,合成了六种新型的三溴苯甲酸的溴代和非溴代芳酯,即;双(2,4,6-三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2,4,6-三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甲基苯酯和2,4,6-三溴苯甲酸苯酯.通过对产物中碳、氢、溴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