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在NaCl胁迫下对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0个性状中有4个性状受NaCl胁迫影响差异较大,母本的千粒重及父本的粒厚一般配力差异显著,杂交组合的株高、粒厚、结实率及千粒重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其中杂交组合N28S×中花1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受NaCl胁迫影响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作为杂交水稻耐盐性的选育依据。  相似文献   
2.
被断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分与断层有关的大-中型气田气柱高度资料,发现了有效断接厚度与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的对数线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了评价被断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的新方法。通过对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盖层的应用研究,所得结论与勘探实践完全吻合,证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4拟庸蝶食性的对应分析2.4.1观察量和变量的分组观察量(捕食鱼类)依不同季节(冬、夏季)、不同性别(雌雄性)和不同性成熟状态(幼鱼和成鱼)来分组,因此得到8(23)个观察量。对应分析的变量(饵料)首先根据个体生态的不同分为6个类型:游走多毛类,隐居多毛类,双壳类,不大游动的甲壳类(端足目和等足目),爬行甲壳类(十足国短尾部)和棘皮动物。其他6个类型的饵料生物(类、纽虫类、小型游泳甲壳类、腔肠动物、鱼类及苔藓虫类顺在分组时剔除,其原因为它们的出现可能少了些。考虑到捕食鱼类和饵料双壳类贝壳厚度…  相似文献   
5.
Yeli Yuan  C.C. Tung   《Ocean Engineering》1984,11(6):593-60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Hermite polynomial in the derivation of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waves, wave fiel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and wave forc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pecifically, covariance functions and approximate spectra are obtained for (1) wave force on vertical cylinder according to Morison's formula, (2) horizontal fluid particle velocit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free surface fluctuations, and (3) elevation of breaking waves.  相似文献   
6.
数字水准仪的标尺编码规则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基于现有几种数字水准仪标尺编码的特点,归纳出标尺条码的编码衡量指标:信息密度、分辨率和纠错能力.以条码的最大编码容量与单个码区长度之比值衡量其承载的信息密度;利用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研究条码图像的分辨率,即相邻边缘的相互影响,得出码元相邻边缘的间距相等时,影响最小的结论;用相关系数或编码所用函数本身的性质表征条码的纠错能力.依据编码指标建立一套新的标尺编码规则:以格雷码为数值码,固定宽度的码元为参考码,两者交替组合.分析表明,该种编码不但信息密度大,分辨率高,而且纠错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断面的紧闭程度和断裂带内填充物的岩性。在定量计算断面正压力和断层两侧地层泥地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垂向封闭因子(Fv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断面正压力与断层两侧地层泥地比的乘积。通过该参数可以定量评价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以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断裂为例,在建立断层垂向封油、气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应用断层垂向封闭因子(Fvs)定量评价了该断裂带的成藏期垂向封闭性及现今垂向封闭性,分析了该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的随机全局优化方法,它源于对鸟群简化社会系统的模拟。为了提高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将生物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和多样性引入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提取纹理样本Laws纹理能量模板特征、小波特征等纹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分类问题的粒子表达方法和群体寻优策略,实现了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纹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获取训练样本类别中心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并且基于该算法的影像纹理分类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
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作者提出的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构造与耗能原理,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铅心的8个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频率、应变幅值、循环次数、铅芯直径、竖向压力等对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铅橡胶复合阻尼器工作性能稳定,耗能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The patterns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diatom assemblages from surface sediments in Lake Lama were quantified using a combined approach of ordination and geostatistics. The aims were (i)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variation between diatom assemblages within the lake, (ii) to model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diatom assemblages and their diversity, and (iii) to map the diatom distributions in the lake. A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A) separated the diatom assemblages into a planktonic and a periphytic group. Rheophilic taxa were found within the periphytic group. Variogram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the sample scores of the first CA axis and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were spatially structured. The rang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55 km for both variables. The diversity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e sample scores had considerable small-scale variability of about 20 and 3%, respectively. Estimates of the first component of the CA and the Shannon index were derived using block-kriging. The maps of the estimates provided a basis for partitioning Lake Lama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structures into an eastern and a western basin, a north–south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sins, and a north–south directed tip at the far eastern end. It was shown that variation in diatom assemblages is mainly spatially structured at the catchment scale and that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variation at smaller scales. According to the modeled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assemblages are most likely affected by the lake size, morphology, and the water and nutrient input introduced by rivers. This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paleolimn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are drawn from records of complex lake systems like Lake La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