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西部资源》2012,(2):23-23
恐龙的蛋大小不一,就像今天的鸟类的蛋那样。已知最小的恐龙蛋仅2厘米—3厘米大,这显然是很小的恐龙下的蛋。有些恐龙蛋大小如鸡蛋,下这种蛋的恐龙个子要大一点。大多数恐龙蛋平均直径在10厘米—20厘米之间,与鸵鸟蛋相近或比鸵鸟蛋大些。身长6米的慈母龙(一种鸭嘴龙)下的卵圆形的蛋长轴约20厘米。据老资料,法国曾发现一枚长轴30.48厘米,短轴25.4厘米的恐龙蛋化石。这枚与篮球尺寸相近的化石蛋,一度曾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但是,1993年在我国河南省南阳地区出土的大量恐龙蛋化石中,发现有极少数是巨型蛋,样子像个哈密瓜,长轴达50厘米,堪称世界之最。一般而言,恐龙蛋大小尺寸之间的差距不是太大的,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主田组3组恐龙行迹,由杨梅坑足迹点的足迹命名了南雄鸭嘴龙足迹(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一新种;古市足迹点的足迹归入鸭嘴龙足迹一未定种(Hadrosauropodus isp.)。这是中国鸭嘴龙足迹属的首次描述,将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中国,并为南雄盆地存在大型的鸭嘴龙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还整理了中国已描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中国足迹(Sinoichnites)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扬子足印(Yangtzepus)被归入兽脚类足迹;禽龙足迹(Iguanodonopus)被认为是裸名,归入禽龙足迹(Iguanodontipus);嘉荫足迹(Jiayinosauropus)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得以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     
《国土资源》2008,(1):58-59
海南:特大型金矿;新疆:12个巨型地下油库;辽宁:超大型铁矿;河南:1亿年龟化石;黑龙江:鸭嘴龙脚印化石。  相似文献   
5.
1964年8月,当时的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在山东省诸城县吕标乡龙骨洞发现一根巨大的恐龙腿骨化石后,与地质科学院、地质博物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在4年间展开4次发掘,采集标本达30t。经3年修复,于1972年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研究确定为一种新发现的鸭嘴龙,命名巨型山东龙。同一采坑内,至少已发现10具个体。  相似文献   
6.
江泓 《海洋世界》2021,(1):74-77
故事傍晚时分,斜阳的光芒越过树梢洒在池塘上。一大群副栉龙正在池塘边饮水,现在是距今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片池塘位于今天美国的蒙大拿州。副栉龙们都是吵闹的大家伙,它们能够通过脑袋后面长长的骨管发出响亮的声音,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副栉龙属于鸭嘴龙类,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它们不仅吃树叶,还会吃水中的水草和藻类植物。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8年3月诸城进行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保护性科学发掘以来,我们先后在全市七处集中化石暴露点进行了发掘工作。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主要在七处化石点发掘出了1.5万块化石,化石主要以鸭嘴龙化石为主,其他还有暴龙、角龙、甲龙、虚骨龙、蜥脚类恐龙等。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发掘出的大部分化石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9,(3):47-47
今年以来在山东省诸城市境内发掘出的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骨骼化石群。截至目前,在15处恐龙化石点已发掘出7600块恐龙化石。诸城位于山东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莱平原之间,是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  相似文献   
9.
李敦景 《地球》2011,(11):40-43
山东诸城地区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经过三次恐龙化石普查与发掘,发现恐龙化石点数十处,产出恐龙化石若干,其中鸭嘴龙类化石数量最多,并装架起数具鸭嘴龙骨架,“巨型山东龙”和“巨大诸城龙”已被誉为世界之最;其次还产出了许多其它类型的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0.
邢立达  陈郁 《中国区域地质》2011,(10):1530-1537
重庆市綦江县老瀛山莲花保寨除了大量多样化的恐龙足迹之外,还保存了完好的要塞结构及历代题刻。从古迹可知,莲花保寨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很可能是当地人躲避蒙元军队对尚属南宋统治下的蜀地的进攻之用。此后,清朝又在此留下多处古迹。这些古迹与大量(至少以5种不同方式保存的)恐龙足迹(尤其是鸭嘴龙类足迹)共存,构成了中国古人在恐龙足迹化石点上长时间生活(可能长达700余年)的直接证据。而莲花保寨的泥裂、鸭嘴龙类足迹和波痕被引申为荷叶叶脉、莲花和水环境,也成为"莲花保寨"得名的证据。这项研究表明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部分古地名、民间传说的形成,这些古地名、民间传说或可成为寻找恐龙足迹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