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3篇
  免费   5443篇
  国内免费   7861篇
测绘学   2133篇
大气科学   2947篇
地球物理   7630篇
地质学   16013篇
海洋学   2381篇
天文学   1477篇
综合类   1457篇
自然地理   1069篇
  2024年   273篇
  2023年   1001篇
  2022年   1190篇
  2021年   1202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269篇
  2018年   932篇
  2017年   1007篇
  2016年   1060篇
  2015年   1185篇
  2014年   1586篇
  2013年   1281篇
  2012年   1642篇
  2011年   1591篇
  2010年   1486篇
  2009年   1587篇
  2008年   1563篇
  2007年   1478篇
  2006年   1406篇
  2005年   1376篇
  2004年   1222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790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669篇
  1999年   600篇
  1998年   581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09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484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GDJ跟踪打印经纬仪在人造卫星的观测中如何应用计算机对多圈卫星的目视观测资料进行实时采集、处理等工作过程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潮汐应力、构造应力、地震断层和岩石破裂滑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作用的力学模式,该模式将潮汐应力与地震应力作用相结合,描述了沿地震主压应力和地震主张应务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作用方式,从而切入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的物理机制,认为潮汐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在实质上归结为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的促滑作用,这种促滑作用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在此模式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不同类型地震的潮汐触发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计算了中国及邻区一千多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些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按纬度区域统计了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以及它们与潮汐应力作用方式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的比例随区域纬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其中,走滑型断层的比例在低纬区较大,而倾滑斜型断层的比例在中高纬度区较大;对整个统计区域而言,受增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大于受减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对不同的纬度区域,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方式与之促滑的发震断层类型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将中国及邻区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地震按构造应力区域划分,计算了这些地震发震时刻的日月位置参数,得到了各构造区域上具有潮汐触发物理机制的地震发震时的日、月位置参数分布图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2,5,8-四羟基蒽醌(THA)与镀形成配合物和THA进入β-环期精(β-CD)的内空腔与镀形成包结物这两种测定镀的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后者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显着提高.选择性明显改善。详细研究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并应用于矿样中痕量镀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 ,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 ,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 ,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 ,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 ,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 ,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 ,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 ,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 ,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 ,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 ,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 INTRODUCTIONIn the previous paper (on et al. 1999, hereafter Paper I), we investigated the wavelength-dependence of four colltribution functions (CFs) derived from dmerent formal solutions andreferring to different emergellt quantities in the unpolarized case. Because one cannot generallyassign a single formation region to the whole line band in a real stellar atmosphere, e.g., the solaratmosphere, instead, the line formation region can be defined as the layers deviating farthestfrom t…  相似文献   
7.
8.
9.
10.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地壳运动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