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以乙烯底油的HK-200℃馏分油为原料,用一种新配方的三氯化铝催化剂进行催化聚合,制取优质汽油的方法;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出生产中各种最佳的工艺参数,为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效益显著的乙烯底油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铈盐引发下甲壳质膜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质(Chitin)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多糖类衍生物,有如下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钾长石尾矿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以福建沙县田口钾长石尾矿粉体为主要原料,以煅烧高岭石作配料,硅酸钠作结构模板剂,氢氧化钠作激活剂,进行了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实验样品静置固化7-28d,其抗压强度高达19.4-24.9MPa。耐酸性,耐碱性指标均优于相似建材的国家标准。在配料组成中,控制高岭石用量为20%,适当提高硅酸钠的用量和固/液化,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实验表明,材料抗中度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叶抛物线式发展,矿物聚合材料的形成过程为:铝硅酸盐固体组分的溶解络合,分散迁移,浓缩聚合,脱水硬化。由铝硅酸盐凝胶相固化而在的基体相,其化学组成与沸石相近,微观结构极可能与蛋白质类似,物理形态上呈三维网状结构,将未溶解的晶质颗粒胶结为坚硬块体,是矿物聚合材料获得良好力学性能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乙烯底油的HK~200℃馏分油为原料,用一种新配方的三氯化铝催化剂进行催化聚合,制取优质汽油的方法;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出生产中各种最佳的工艺参数.为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效益显著的乙烯底油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粉煤灰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的富钾板岩提钾后的硅铝质滤渣为粉体原料,标准砂为骨料,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在90 ℃下养护24 h,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制品的7 d饱水抗压强度达78.5 MPa,28 d饱水抗压强度可达89.0 MPa;制品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分别为5.3%和15.0%;在20 ℃下,制品在浓度为1.0 mol/L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4 h,其质量损失率为2.1%。以制品的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主要因素(提钾滤渣比例、固液质量比、硅酸钠含量和标准砂含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的提钾滤渣在粉体物料中的比例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硅酸钠水玻璃在液相中的比例约为70%,且标准砂占固相的比例为70%左右时,可制得力学性能良好的矿物聚合材料。矿物聚合材料的固结过程为:硅铝质原料在碱硅酸盐溶液中先分解为铝硅酸盐低聚体,低聚体再通过脱羟基聚合反应生成铝硅酸盐胶体相,进一步形成由[SiO4]4- 和[AlO4]5-四面体相互连接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体相在矿物聚合材料结构中起与其他矿物表面键合的作用 ,是材料强度的来源。本实验以富钾岩石提钾后的硅铝质溶胶相加NaOH固体 ,在 6 0℃下制备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 ,并采用XRD、SEM、IR、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固化时间基体相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体相的形成过程中 ,没有新的结晶相产生 ,说明基体相为一种半晶质到非晶质物相 ;随着固化时间的变化 ,其自身 [SiO4]4-四面体发生解聚又重新聚合 ,聚合后基体相形成了致密完整的块体  相似文献   
8.
朱邦义 《地球》2012,(3):39-40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对于今天大多数生物而言,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中,并逐渐演化成如今不同的物种。然而,由科学家阿尔缅(ArmenMulkidjania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认为物种的起源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生命可能与热蒸汽在内陆淡水池形成的环境类似,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的Mie散射理论,建立了一种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反应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且考察了交联壳聚糖/银(Ⅰ)/亚硫酸钠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中Na2SO3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交联壳聚糖/银(Ⅰ)量等参数的改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如果借助手持式消光光度计,还可以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现场检测,方法具有仪器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单个样品测定时间不到2 min.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告了丙烯腈(AN)与甲壳质膜的接枝聚合。在水溶液25±1℃,硝酸铈铵(CAN)引发下得到接枝聚合物。结果表明最适宜条件是在AN1.50molL~(-1)CAN6×10~(-3)molL~(-1),通N_2情况下进行。接枝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张力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