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284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海峡》2006,25(1):152-152
[本刊讯]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5年11月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的统计结果:2004年本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0.494、400,比往年的均有进一步的提高。该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4年5941种统计刊源析出的170万条中国期刊引文数,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4年全文下载记录数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南向行星际磁场事件与磁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72-182年IMP-8飞船的太阳风观测资料和相应地磁活动性指数Dst和AE,研究了43个南向行星际磁场事件期间太阳风和磁层的耦合问题. 与这43个事件对应的地磁暴是中等的和强的磁暴(Dst<-50nT). 结果表明:(1) 在43个事件中有11个(约占25.6髎)紧随激波之后,18个处于激波下游流场中(占42髎),其余14个(占33髎)和激波没有关连. 绝大多数事件都伴有太阳风动压和总磁场强度的增加;(2) 当行星际晨昏向电场强度EI>-4mV/m时,只引起磁亚暴,对Dst指数没有明显影响. 仅当EI<-5mV/m时,磁亚暴和磁暴才会同时出现;(3) 太阳风动压的增加会增强能量向环电流的输入,但不是密度和速度单独起作用,而是以PK=ρV2的组合形式影响能量的输入;(4) 虽然行星际磁场(IMF)南向分量BZ对太阳风和磁层的耦合起着关键作用,但IMF的BX和BY分量相对于BZ的大小对太阳风向磁层的能量传输也有一定影响. 当BX、BY相对BZ较大时能量耦合加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纬地磁子午链上H和D分量的分均值数据 ,分析了 2 0 0 0年 4月 6日磁暴期间磁扰变化的纬度效应 .主要特点是 :(1 )急始期间H分量急始跃变幅随磁纬降低而减小 ,且急始变幅的下降率随磁纬降低而逐渐增大 ;(2 )初相期间H分量第 2峰值的变幅和初相持续时间随磁纬降低而减小 ;(3)主相期间H分量迅速减小 ,并随纬度降低最大变幅明显增加 ;(4)恢复相H分量呈两阶段上升趋势 ,前一阶段迅速上升 ,后一阶段上升速度明显减小 .最后对这些磁扰变化的纬度效应与空间电流体系的密切关系作了讨论 .  相似文献   
4.
5.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我们统计出 ,2 0 0 3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0地震 85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59次 ,M 5 6~ 6 0地震 1 8次 ,M 6 1~ 6 5地震 3次 ,M 6 6~ 7 0地震 4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巴西西部 ,发震时间为 2 0日 0 6时 1 9分 (UTC) ,MW =7 1。本月发生的 85次M≥ 5 0的地震中有 57次发生在东半球 ,2 8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是西半球的1倍…  相似文献   
6.
非稳态泊松模型预测西北地区地震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概率预测 ,即根据某个地震构造区 (地震带或震源区 )内已发生的地震 ,预测未来一定时段发生某一震级段或某一震级下限以上地震的可能次数和概率 .这一方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等方面 ,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 ,是根据地震构造区已发生的地震事件 ,建立适宜的地震统计模型 ,而不必考虑地震事件的详细过程和活动图象 .随着对一些地震构造区地震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地球物理、力学机制和数学物理模式的不断研究 ,相继发展了一些概率预测模型 ,以描述不同的地震事件过程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泊松…  相似文献   
7.
环电流区中性原子观测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双星计划中性原子(ENA)探测仪的研制提供可靠 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中性原子探测数据的分析及研究做好准备,针对双星轨道初步模拟计 算了双星ENA探测仪对磁暴时中性原子的观测特性. 建立了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离子分布的 一 个近似理论模式,并模拟计算了极轨卫星在极区上空、赤道面以及其他位置上对不同强度磁 暴主相期间环电流区ENA空间角分布及能谱的观测结果. 研究表明,存在环电流区方向和南 北极区环电流粒子沉降带两个中性原子强度极大区域;磁暴越强烈,注入区高度越低,环电 流区观测到的ENA通量越高;处于有利位置的ENA探测器可分辨注入区内边界或注入前沿;EN A探测器能够分辨环电流带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离子交换截面的差异,H,O,He 3种E NA的能谱分布不同;在10~80keV能谱范围内通量较强,易于观测;环电流区H,O两种ENA 通 量较强,有利于观测;而环电流区He ENA通量很弱,不易于观测. 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双星 极轨卫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进行有效探测;低纬轨道上的ENA探测器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 进行一些观测;ENA探测器的研制应重视低、中能量范围ENA的探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 0 0 4年1月华北地区( 33 0°~4 2 0°N ,1 1 1 0°~1 2 5 0°E)共发生ML≥3 0地震4次(见表1 ) ,2 0日1 6时34分昌黎ML5 0地震是本月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次低于上月。参考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1月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震中分布在康家岭大洋河断裂带、滦县 东亭断裂带、夏垫断裂和新河断裂带之间以及晋获断裂带南端,沿华北平原带近似一字排列。表1 2 0 0 4年1月华北地区ML≥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N/°    λE/°…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3年 1 0月华北地区 ( 33 0°~ 4 2 0°N ,1 1 1 0°~ 1 2 5 0°E)共发生ML≥ 3 0地震 7次 (见表 1 ) ,2日 0 8时 4 1分宁晋ML3 7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次高于上月。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1 0月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偏低状态。震中分布在山西霍山山前断裂、辽宁北票 朝阳断裂、河北桃园断裂带北段以及河北、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汤山、长垣、束鹿 宁晋及聊城 兰考断裂带附近。表 1  2 0 0 3年 10月华北地区ML≥ 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  相似文献   
10.
范文田 《水科学进展》2005,16(2):215-215
根据2004年10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称CJCR-2004)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推算表明:2003年《水科学进展》的他引总频次为408次,与往年相比,这一指标值又有了很大提高,较2002年增加了51.1个百分点,说明一年来刊物的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将1998年以来,《水科学进展》他引总频次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