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矿山压力观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场组合矿压观测方案。通过对组合观测理论、观测方法、实施方案的论述,提出了一套理论上可行、实践中可用的实用矿压观测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案对监测矿山压力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对煤矿企业的矿压观测方案部署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四楼井田突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陈四楼煤矿在建井及投产3年以来多次突水的现实,从地质构造理论和矿山压力理论出发,探讨了井田突水的原因,认为该井田特殊的构造及矿山压力导致的构造"活化"是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水平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与沉陷规律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将近水平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运动与地表沉陷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论述了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和裂隙拱的形成及发展变化过程。并结合地表沉陷的GPS观测,确定了针对具体地质条件的地表移动变形边界角、移动角,找到了井下工作面推进位置与地表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矿山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肥城煤田6 1%的煤炭储量受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威胁,采场底板破坏深度的监测是该煤田底板水害防治的重要内容,选择肥城煤田曹庄井田8煤层和9煤层开采作为监测对象,利用向底板岩层注水方法监测岩层破坏情况。利用专利产品“钻孔双端封堵测漏监测仪”,监测煤层采前的底板原始裂隙发育程度和采后矿山压力底板的破坏深度。监测结果表明,8煤层开采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可达36.5m;9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可达14.2m。   相似文献   
5.
肥城煤田突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肥城煤田常出水、出大水的现实,从地质构造理论及矿山压力理论出发,探讨了煤田矿井突水的原因,认为该煤田特殊的构造及矿山压力导致的构造“活化”是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不同地应力环境条件下,用单孔测量三维地应力状态—空心包体全应力计测量地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神府矿区大柳塔煤矿1203综采工作面为例,建立了覆岩移动的有限元地质模型,探讨了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动条件下的岩移和塌陷的岩体应力位移变化,为合理设计开采方案、减少塌陷范围、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和防治原则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底板突水的机制,分别探讨了水压力中的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底板破坏所起的具体作用,矿山压力中的动夺及静矿压破坏底板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在采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突水的机制;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底板突水的地质和采条件,在地质因素中,讨论了下沉肝质条件下和存在构造条件下底板突水存在的差异及共同特点,采矿条件及采煤方法对底板突水影响以及突水规律。依据地质及采矿条件,对走向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山地压安全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志孟 《岩土力学》1993,14(3):61-66
深埋在地下的矿山巷道均受到矿山地压的作用,矿山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导致巷道支护的变形、损坏或塌坍,影响矿山的建设和生产,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因此,矿山地压安全控制技术是有关部门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现状作了综合介绍和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矿山冲击的地震学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统煤总公司北京矿务局合作,将地震学的成熟方法引入对矿山冲击的研究。在监测系统改造、分析软件包编制、震源机理研究、矿山冲击分类和冲击预测专家系统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并展示出极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本文则是这些工作的综合性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