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1323篇
海洋学   46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 1500 Ix and 5000 Ix)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ix strains of marine diatoms Cylindrotheca fusiformis (B211 ),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l14, Bl18 and B221) Nitzschia closterium (B222) and Chaetoceros gracilis (B13) was investigated.The total lipids of B13, Bl14, and B211 grown at 5000 Ix were lower than those grown at 1500 Ix. No evide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Bl18, B221 and B22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hanged considerably at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y although no consist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a single FA and light intensity. The major fatty acids of the 6 strains were 14:0, 16:0, 16:l(n- 7) and 20:5(n-3) . Cylindrothecafusiformis had high percentage of 20:4n - 6 (9.2 - 10.9% ) . The tot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rl all 6 strain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The percentage of the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in all strains except Chaetoceros gracilis.  相似文献   
2.
3.
冻藏龙眼果皮细胞膜透性、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油谭本”龙眼在-40℃条件下进行速冻,然后转入-18℃恒定低温冷库中冻藏180d。测定了龙眼果实速冻时的冻结曲线、冻藏过程中果皮细胞膜渗透率、果皮内PPO的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0℃的冷冻温度即可满足速冻要求;冻藏可以有效地抑制果皮内PPO的活性,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较小,能够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4.
苏北盘石山、练山地幔捕虏体的PGE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锍镍火试金预富集法,分析了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的盘石山、练山地幔橄榄岩包体中铂族元素(PGE)和Au含量.不同于部分熔融残留成因地幔橄榄岩中通常所观察到的负斜率型或平坦型的分布模式,这两地的地幔橄榄岩以Pt、Pd、Ru相对富集,Ir、Rh相对亏损的"燕子型"分布模式为特征.Pt、Pd等不相容元素富集说明上地幔除经历过早期的部分熔融外,还经历了后期富Pt、Pd的高熔/岩比的熔(流)体的层析分离交代作用影响.盘石山地幔橄榄岩的PGE总量比练山高,Os的含量也比原始地幔值高;而练山地幔橄榄岩的Os含量比原始地幔值低,说明交代作用带走了练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却没有很大改变盘石山地幔橄榄岩中的Os含量,这可能与交代熔(流)体含硫量饱和程度有关.Rh的负异常可能与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较低的fo2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剖面的加深含量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菲含量随着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了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宏福 《岩石学报》2008,24(11):2457-2467
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 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Os体系的变化即Re或Os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Os同位素即187Os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Re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Al、Ti、Yb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Re含量与Cr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Re含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Al2O3含量和橄榄石Fo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拉昂错蛇绿岩位于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缝合带(YZSZ)的西段,由地幔橄榄岩和侵入其中的基性岩墙组成.拉昂错地幔橄榄岩普遍发育碎斑结构及熔体注入和交代结构,尖晶石的Cr#值具有较广泛的变化(0.32~0.70),大多数样品富集LREE并伴随HFSE的明显增加,少数亏损LREE,前者部分熔融程度为15%~23%,后者为10%左右,这表明它们并不是地幔单阶段部分熔融的残余物,而是MORB型亏损橄榄岩在俯冲过程中再度部分熔融后熔体与残余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与交代,形成了各种再饱满程度不同的橄榄岩.对拉昂错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探讨YZSZ蛇绿岩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磺酸 (Taurine ,Tau)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它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 ,并以小分子二肽或三肽的形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但不参与蛋白质合成。最早是1827年从牛的胆汁中发现了这种含硫氨基酸 ,又称为牛胆碱 ,牛胆素。其分子式为C2H 7NO 2S ,是一柱状结晶体 ,熔点为310℃。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 ,软体动物中尤甚。可以说海洋生物是牛磺酸的天然宝库。1生物活性研究近况1886年 ,Schmeideberg等人就认为牛磺酸具有药物作用 ,但直到1975年…  相似文献   
9.
亚得里亚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J.Faganeli等海洋沉积物是大多数浮游植物在海洋透光带产生的下沉有机质的最终归宿。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堆积速率与深海初始生产力和沉积速率有关。控制沉积有机质保存的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然而,在成岩作用早期,海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