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海洋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综合的科学考察船上以异步通讯口实现的IBM-PC局部网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本文介绍了该网的联网环境、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其拓扑结构、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及网络软、硬件的安装和配置。  相似文献   
2.
构建一种星型结构的VRS网络RTK基线解算方式,提出适用于星型结构VRS网络RTK模糊度解算方法。针对这种星型结构分别对VRS网络RTK中电离层、对流层改正数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最后通过两个试验对星型VRS网络与传统VRS三角形网络在网络模糊度解算与VRS网络改正数计算两方面进行了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星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眶肌锥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旨在提高对HPC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PC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HPC的CT表现为眼眶内软组织密度;MRI表现以等T1信号、长T2信号为主,内见特征性多发细小流空信号,眼内肌及视神经明显受压,球后脂肪间隙存在。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深入了解HPC的CT及MRI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对HP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眶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右侧眼眶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对其CT平扫、MRI平扫及强化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CT表现为右侧眶内上方球后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MRI表现为右侧眼眶内上方球后团块状T1WI等及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实质期有明显强化。结论:运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对眼眶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MSCT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SP的MSCT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17~73岁。结果:MSCT表现:均位于肺组织外带内单发肿块,8例(53%)呈类圆或椭圆形,6例(40%)呈浅分叶状,边界清,1例(7%)边缘光整,边界欠清。空气新月征3例(20%)、晕征4例(25%)、贴边血管征3例(20%)、尾征1例(7%)。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10例,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延迟性强化5例。结论:PSP罕见,多发生于中年女性,MSCT有一定的特征,掌握CT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病理确诊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的CT图像。结果:42例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形态呈圆形(11例)、类圆形(3例)和浅分叶形(28例)。分布呈周围型41例,中央型1例。合并贴边血管征29例,钙化11例,血管强化征8例,晕征6例,空气新月征1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15例,明显强化24例。10例行静脉期扫描,均见延迟强化。病灶直径0.9~8.5 cm,病灶> 3 cm组密度不均匀的概率较病灶≤3 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在增强CT上具有强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结合CT形态学表现和强化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GCT)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3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GCT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X线平片、CT平扫、MRI影像学表现。结果:GCT发生于股骨远端13例,胫骨近端6例,股骨近段4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2例,腰椎1例,髂骨1例。术前误诊5例,约占16.7%。结论:X线平片、CT和MRI从不同角度反映GCT的病理特征,合理结合三种检查方法,能更全面显示GCT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小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 结果实质瘤体型7例,瘤在囊内型10例,囊在瘤内型13例,1例表现为完全囊性,31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结论小脑星形细胞瘤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术前诊断是可能的,但需与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文中分析了X线平片、CT及MRI征象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结骨巨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其特点.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或活检证实的16例骨巨细胞瘤.结果显示CT、MRI可以提供比X线平片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结论综合运用以上检查方法将大大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的准确性,并且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CT/MRI影像学资料,并评价肿瘤部位、大小、边缘、密度/信号、形态学特征、毗邻结构改变、增强表现与肿瘤局部与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肿瘤边界大多数清晰。肿瘤密度/信号均匀性差。肿瘤毗邻结构受推挤居多。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形态呈分叶状或椭圆形。结论:CT/MRI影像学特点对临床鉴别诊断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重要价值,是临床推荐应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